大华在打工浪潮的伊始就外出打工了。因为他的父母都有着痨病的慢性病,在每个季节更替时痨病就会发作,特别是冬天夏天,大华的父母几乎是有有三天两头的咳嗽,病症比较轻时就在邻村的卫生室输输液,病症较重时必须住院治疗,有的时候还要ICU里面住上几天,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华的媳妇小秀是位善良的姑娘,虽大华姐弟四个,小秀总不去攀扯他们,老人病了全是小秀一人侍候,即便是大华的姊妹去了,也像客人一样看着小秀侍弄老人,仿佛小秀就是父母亲生,他们却是抱养的一样。
一晃30年过去,小秀尽力的照顾着家里的老人孩子,大华外出打工成了重要工作。小秀从来不计较老公挣钱多少,总是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儿子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老人安度晚年。
也许日子太安逸了,大华的父母竟像《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一样慢慢的作了起来。他们经常的挑剔小秀。小秀为了面子,依然顾全大局包容了大华父母的挑剔。即便是上一分钟受到了大华父母的冷嘲热讽甚至是指桑骂槐,下一分钟小花还是该怎样疼他们就怎样疼他们,小秀就是为了让外出的丈夫与孩子心安,。
邻居们常在一起聊天,东家讲儿媳妇时夹枪带棍的声讨,西家就是眼泪汪汪。这时,大华的父母总是掩面撇嘴或者是叹息,还一面张扬地讲着怎样数落儿媳妇她却不敢反抗的事,说话的气势压倒了在场所有的老人。
老人们对大华媳妇的孝顺也是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大家都劝大华的父母: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你们也要恩待她呀,不然就亏着了。大华的父母总是不可一世的回答:不能惯着!邻居们当面不说,背后也不少的议论他们。
其实,大华也是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在他的意识里,孝就是顺。背地里劝小秀:遇到这样的父母我们有啥办法?我知道你的辛苦,老人欠你的加倍还你。大华说到也做到了,挣的钱都交到小秀的手里,从来不过问小秀怎么花,还经常的给小秀买礼物。小秀也想,得过且过吧,老人有一天会知道谁真的疼他们的。
大华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哥哥。大姐芝和小妹梅都在家务农,哥哥大学毕业分配在离家300里的一个小城市里。哥哥家也有一个男孩,嫂子生孩子时,婆婆也曾去照料过孩子,但都时间不长就回来了,一回到家就会大病一场,再后来就不怎么去给大哥看孩子了。大嫂从此就做了专职妈妈。大哥和大嫂一年也就年关来一次,最多住三四天就回去了。
对于公公与婆婆的事,大嫂基本不管,有时候,公公婆婆住一个月的医院,大嫂也不来看一次,之前说孩子小,后来孩子也上了大学,大嫂还是只是家庭妇女,老人病了也不来侍候。
大华的父母重男轻女,但是特别疼自己的闺女。闺女来看他们了,有时候也会买一些吃的。临走时,大华的母亲会偷偷塞给闺女一些钱,比闺女花的礼钱还要多点。其实,小秀早就知道这些,只是装着没有看见。
后来,也不知道大华的父母越发的膨胀起来,有一次,竟当着大华和小秀的面把大华给他们的零花钱全部分给了闺女。这可把小秀气坏了,这些钱都是大华和大华的哥哥给他们的零花钱。老人看病小秀没有让姐姐和妹妹花过一分钱。花钱多时就和哥哥说一声,哥哥会兑些。大华和小秀心疼哥哥一个人养活一家人,也是比较紧张的,父母看病花钱少了,就大华自己拿钱了,大家相安无事。
可大华的父母把儿子给的零花钱给闺女分了,确实让小秀心里过不去。小秀当面没有说什么,回到自己的小家却和丈夫大吵了一架。这是他们结婚多年来的第一次吵架。大华也很父母的气,小秀气极了,给大华说:以后,你父母再有病,你们姊妹你们照顾吧,这是你们做儿女应该做的,我做的只是去医院交住院费,其他的我一再不管!大华也说不出什么。
之前,小秀为了照顾大华的父母,不敢出远门,怕万一自己不在家,父母有事不能及时的到场。现在小秀想什么时候出去看儿子就去看儿子。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再也不担心什么了。小秀觉得自从做了泼妇了以后,自己的日子好过多了,再也不用多听婆婆公公的指桑骂槐了,真爽!
大华的父母又病了几次,住了几次院,小秀除了去医院交钱,其他再也不管什么了。大华的父母每次见到小秀似乎有话要说。在医院的时候,当着小秀的面批评闺女侍候的没有小秀细致。小秀没有回头。
小秀不想回头。她不想让大华的父母过上老来难的日子,但是,她努力了,结果,她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