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不可以不读书;可读之书甚多,溯其源头,不外乎两类:一曰无字天书,二曰有字人书。
无字天书涵盖宇宙、社会、人生,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察沧海桑田、深谷为陵、物是人非,看功败垂成,世态炎凉,人间冷暖。无字天书或显或隐,或广或微,读者读书,当用心研读,得一二真味,便可受用无穷。
读无字天书,明生生不息之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天道刚健,运行不息。读书贵在坚持,读者当效法天道,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永不言败。
读无字天书,明宽厚仁德之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雍容大度,兼收并蓄,柔顺虚静,万物滋生。读书贵在会心,读者当效法地道,严己宽人,虚怀若谷,心胸坦荡,沉静坚定。
读无字天书,明和谐通达之理: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仪;天地交合,万物同泰,阴阳调和,刚柔相济,创生不已,充满生机。读书贵在亲证,读者当效法天地互感变化之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有字人书欲解无字天书,作者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体之所触,心之所感,化为文字、图画、音像,或陈述白描,或议论抒情;天之广大,意之悠远,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文思泉涌,问天叩地,盖欲求天地之理。
司马迁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圣贤著述,微言大义,我等愚顿,当专心致志,勤学不辍。
一部《道德经》,言简意赅,短短五千文字,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时空,至今仍吸引着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薄薄一册,寥寥数页,战略家看到了谋略之说,养生家看到了安身立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极爱:“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语录体著作《论语》,乃孔子思想集大成之作,那个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于荒芜古道的老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我最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美文佳句,璨若星河,读之思之,或喜或悲。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思考,人生短暂,如朝露一般,而江水长流,明月永照,“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千年一问,引古今多少人为之心颤?
诗圣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平易质朴,《三吏》、《三别》,关注百姓疾苦,爱憎分明,鲁迅评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舍己为人的胸襟,忧国忧民的情怀,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流年似水,时不我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宜相辅相成,不可偏颇。读者读书,人书天书皆需用心感悟,若读书不悟,如同嚼腊。人与书合,境与天通,悟在当下,道在力行,转识成智,知行合一,赞天地之化育,乃读书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