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群体内疚感很低,甚至没内疚感,像严重反社会型人格,他们绝不会因为损害公物而内疚,甚至杀了人也不觉得内疚,而是应该的,所以,你如还有内疚,说明你是相对健康的人。
心理学家霍夫曼曾给内疚下过一个定义:“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个人的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
请注意,这个定义有几个重点:
第一, 危害别人,就是自己的行为想法等损害了别人的行为或想法,这个念头是“自己认为”的,也许事实上别人并未觉得如此。
第二,违反自己的准则,这是个人独有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良心,“良心”和道德相关,而道德一般来自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道德感最早、最重要的来源。
第三,负责任,这一点特别关键,健康的内疚感引发的往往是个体要去承担责任,这是积极的。
孩子大概在3岁左右便有了自主感,随即而来的就是内疚感,因为孩子和任何外界互动并不总是一致,比如孩子不小心踩到了猫咪,猫疼的跳起来尖叫,孩子会觉得难过和害怕,导致孩子孩子难过的就是内疚感。
接下来的情绪往往是自责,“我怎么那么不小心,真不应该”,再接下来就是承担责任,“以后我一定注意,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这个小例子就是内疚感正常的产生和结束过程,可想而知,当外在对象不是一只猫,而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内疚感会更强烈。
说到这里,和内疚相似的另一种情感------“羞耻”就不得不提一下。
在我儿童游戏心理治疗中经常会发现这两种情感:
有个5岁女孩不小心把一个瓷娃娃摔碎了,她看着地上的碎片小声对我说:“老师,怎么办呢”,接着自己又回答了这个问题:“要不我让妈妈重新买一个吧?”
我知道可爱的女孩感受到了什么,我说:“你看起来很难过呀,不过没关系的,我还有一个呢,我们继续玩吧”。
女孩摔碎瓷娃娃后感受到了很强的内疚感,她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并想办法进行弥补。
还有次,一个9岁男孩在和我玩“找东西”的游戏,我背对着他听到了某种东西摔碎的声音,我猜可能他打碎了一支玻璃棒,我并没回头,还是继续数到30,转过身去找他藏起来的玩具狗。
男孩神情明显变了,很慌张又故作镇定,勉强挤出笑容,在我寻找玩具狗过程中,他一直怯怯站在角落里不知所措,过了会儿,他见我没发现“他闯的祸”,才跑过来继续游戏,但从那之后就不敢看我的眼神了,我也已经发现那只被打碎的玻璃棒被他用一张彩纸盖住了。
接下来我藏东西时故意发现了他的“赃物”,于是我的工作重心变成了如何处理男孩的情绪上,这些情绪中有个最重要的便是“羞耻”,男孩认为自己糟透了,他并不想让我看到糟糕的自己,于是选择了掩饰和撒谎。
如果我装作不知道或者严厉指责,就会加重男孩的羞愧感,当然我并没有如此,而是临时转移了工作重点,用了2次咨询时间帮助他消化了羞耻感。
“内疚”和“羞耻”最大的区别:前者对事,后者对人,前者会弥补过失、承担责任,后者掩饰过失,逃避责任。
内疚是“我只是这件事做错了”,羞耻是“我什么都做不好”。比较而言,内疚是有力量的、勇敢的,羞耻是无力的、自卑的。
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内疚
这个区分很重要,因为健康的内疚是一种动力,对孩子来说是获得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健康的内疚首先是要有整合能力,能辩证的看待自己和他人,知道人是可以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的。
可惜很多孩子失去了这个能力,会把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夸大,也会把错误掩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比如某次考试失利,有的孩子会隐瞒成绩、过度自责,认为自己很蠢很笨很没用,也不再相信能做好其他事情,还会把和同学的矛盾归罪自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经常郁郁寡欢,从而陷入再一次失败中,久而久之开始厌学,甚至抑郁。
这就是很典型的不健康的内疚感,孩子并不能够整合自己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也不接受自己其他的优点,还会泛化,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健康的内疚是会激发出某种力量感,孩子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次失利而已,还会反思考不好的具体原因,并不会过度责怪自己,而是积极寻找办法,争取下一次有所进步。
其次,健康的内疚是敢于面对错误或失误。
直面错误是有风险的,可能会被惩罚、被责怪,所以面对就更重要了,因为面对的不仅仅是错误,而是自己的情绪,是自己的内疚感。
只要敢于面对,就已经准备好了承担后果和相应的惩罚,健康的内疚是孩子承担责任最好的老师。
遗憾的是,家长总是指责更多些,或者一句草草的“没事”,并不重视孩子此刻的内疚感,对其漠视甚至羞辱,不但让孩子内疚变得不健康,还容易变为“羞耻感”。
第三点,健康的内疚是有具体目标的。
这种目标就是:“下次,我一定要……”。
这是建设性的想法,同时这个目标是指向这件事情,并不会“伤及无辜”,那个小女孩只想补偿我一个瓷娃娃,而不是想给我免费“打工”或者我吃饭什么的,更不会认为自己是“万恶之源”。
像女孩这样的目标就是建设性的,也是健康内疚的标志,类似这样的都是:
下次我一定考好、我会吸取教训的、我不会欺负妹妹了、这周不会再迟到、一会儿我要主动回答问题、今天我要和小明和好、下次我也要自己洗衣服……
这些目标都是具体的,都带有补偿性,也都是正在承担责任。
现实中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太健康的内疚模式,即知道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又没有信心下次可以做好,甚至还会愤怒。
比如孩子玩手机,家长很苦恼。想让他们想玩就玩,玩够了他们就不会玩了。但又担心孩子并没有这么强的自控能力,这权怎么也放不下。
而当孩子玩手机成绩下降时候,一方面孩子确实知道这是自己的责任,过度玩手机导致成绩下降,但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信心下一次可以做好,甚至有时还伴有愤怒:“说好了把这个玩手机的权力给我,但是你没做到,这都是你的错。”而这时家长又会说:“如果你把作业做完再玩,我又怎么会管你!”然后亲子之间就开始互相推卸责任,模糊了边界。
孩子出现了内疚,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自己要会处理自己的内疚情绪。
成年人对待内疚的态度会被孩子习得并内化,变成自己处理内疚的模式。
面对自己的内疚,这些做法都不合适:长吁短叹、过度自责、迁怒他人、郁郁寡欢、逃避责任、过度补偿。
正确的做法就像我们健康内疚里面描述的,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对事不对人,并建立具体改善的目标,你这些积极行为和乐观的态度同样也会被孩子习得,让他们更有效的掌控内疚情绪并进行消化,变为动力。
其次,避免利用孩子的内疚感进行控制。
尤其是这两种类型的家长:
暴力型:
面对孩子的错误非打即骂,或是讥讽嘲笑,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这会增强孩子的不健康内疚,陷入恶性循环。
不管是行为暴力还是语言暴力,都会给孩子带来两种直接感受,第一:“我是错误的”,这会加重孩子的内疚感;第二:“我只有做好才不被惩罚”,这种感受会让孩子屏蔽掉自己真实感受,把“做好事情”作为是否被喜欢的标准,自己本身是不值得被关注的,这很容易导致情感隔离,压抑掉本就内疚的负性体验。
暴力型家长利用了孩子的内疚感,让孩子臣服于自己权威下,此时孩子内疚的后面是恐惧,恐惧的后面是愤怒。
牺牲型:
现实中这样的父母很常见,只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而且还以为就应该如此,也的确为牺牲了自己很多需要。
比如孩子想洗洗衣服,妈妈会说:“不用你洗,把作业做好了就行”;孩子看到爸爸一脸疲倦回到家,放下书本给爸爸端杯水,爸爸会说:“真懂事,快去复习吧,考个第一名爸爸比什么都高兴”;过年爷爷奶奶边给孩子压岁钱边说:“等你考上了重点中学我们就给你更多”……
这时候孩子往往回到自己房间,拿起课本,或者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有了内疚感,他必须要去补偿让自己内疚的那个人,孩子为了缓解内疚的折磨,做出了努力学习的行为或决定。
他为了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了让父母不那么辛苦,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学习了,而此时,孩子已经被控制了。
牺牲型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你要报答我”,孩子就会因为一点点失误产生强烈内疚感,从而启动讨好模式,而讨好的背后则是委屈与愤怒。
最后,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积极面对内疚感:
第一, 对事不对人。
第二, 先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的情绪是合理的,比如我会对游戏室的小女孩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也许正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难过呢”
第三,提升孩子自主能力,比如让他知道凡是都有两面,都是可以区别对待的,比如我会对女孩说:“打碎了瓷娃娃是犯错误了,但是这个错误并不是故意的”
第四, 引导孩子承担责任确定目标。“你能想到让妈妈再买一个瓷娃娃真的很棒,我知道你在努力想办法”
其实,内疚的孩子往往是知道怎么办更好的,孩子常常可以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完成对内疚痛苦部分的处理,同时在交流中找到进步的方向。
你好,我是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重度孤独爱好者,主攻亲密关系。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冰千里
也欢迎投稿走心专题《疗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