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每一个濒临伤害的女性,都能得到拯救。
事件回放请点击北京和颐事件
从昨晚开始朋友圈被刷屏,因为这次北京 和颐 事件的受害者是杭州的妹纸,几乎都是朋友的朋友的关系。
到今天, 和颐 事件因为微博曝光和朋友圈的转发力量而被重视。母亲在看到新闻推送时,还跟我说:“你看,还是高端酒店呢!”
母亲一直不放心我一个人外出,虽然也有过那么几次独自出门,每次出行前也会和闺蜜交代好事宜,保持联系。还记得马航失联那次,也是在隔天连上网络就收到好友们的问候。
但我也会去住快捷连锁酒店,比如去年出行迪拜前夜,贪图方便定了交通枢纽上的布丁酒店。我实在是无法忍受各种吵闹声音、不干净的布草和突然塞进来的小卡片(但布丁做得比较好的是在房门上贴了告示,千万不要打小卡片上的电话),从此之后决定再也不住快捷连锁了。
然而在后来又一次前往上海,我选择了汉庭集团旗下的高端酒店——全季,也闹得很不愉快。虽然没有小卡片,但并没有房卡刷电梯功能,起初安排的房间甚至房门破了一个洞,对,是那种被砸开的洞,当下我立刻要求换房间,但不得不对安全感心存怀疑。至于之后酒店停电,也没有事先告知,要求更换酒店被拒绝,而联系华住客服早已下班等等……当时用了偷拍视频的方法留作证据,达成协议后,依然迟迟不退款。最后是通过中介平台艺龙去催促完成退款。
从此,我对国内快捷酒店推出的所谓高端、奢侈、商务酒店,全然失去信心。还算有好感的仅剩桔子系,当然他家从一开始就标榜了“我不是快捷”的概念。
而现在如果要出行,我宁愿选择设计酒店、精品民宿,也绝对不会选择快捷连锁。当然,更好的建议是,住品牌高奢。
然而,这仅仅是住酒店这么简单吗?
并不是。
我想,之所以这个事件引起那么大的波澜,并不是在于女生遇到罪犯,而在于没有旁观者伸出手。
前年去台湾的时候,正巧遇上地铁无目标杀人事件。晚上的社论节目从各个角度探讨这个案件。有这么几点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很多人受伤是因为在低头玩手机或者睡觉,根本没有对周围保持警觉。在一个密闭空间里让罪犯一路纵行了5分钟,自己被刺伤才反应过来。
一位老太太在罪犯拔刀举向她的时候瞪着他大喊“你想干什么!”,罪犯愣了下就转头去伤害别人。
持刀凶犯最后是在地铁站下车后,由六名男士一起制服他,其中还包括一名武术教练。
武术老师并不建议任何人,凭借自己练过的三脚猫功夫去近身搏斗。
给女性的建议是:最好的防御工具是包和雨伞,最好的防御办法是跑。
对凶犯最有威慑力的行为是大声呵斥,最助长其气焰的是惊慌失措地喊叫。
台湾的社论节目非常有意思,它从各个角度来分析案件,包括作案人的状况、目击者描述、制服凶犯者的采访、警察、律师、地铁站工作人员以及专业的心理医生的阐述,来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来自各方面的成因和可能涉及到的责任有什么。
譬如地铁为什么发生杀人事件不能停车让乘客下车,司机为什么没有作为。那么调查的结果是,行驶中司机看不到车厢里的情况。地铁设定为到站才能开门,因为在通道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触电、黑暗踩踏、以及地铁轨道内才是完全密室),以此来排除地铁的责任。
又譬如分析各位乘客的行为,为什么有人受伤,为什么有人安然无恙(对周围保持警惕、呵斥而不是懦弱地哭喊,利用随身携带物品防御),这是一部分涉及到个人自我保护的责任。
还有譬如社会责任,为什么凶手会买到凶器,为什么要制造这样的事件,从哪里学来的施行方法,又为什么在案发前发出预告没有人当真留意。
台湾媒体在发生公众事件时发生的及时性和力度,都让我这个前媒体人自叹惭愧。大众媒体引导着大众从多角度来反思事件,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素质、稳定和安全。以至于,母亲在台湾的日子,每晚要看社论节目到凌晨两点,而对白天的旅行兴趣缺缺。
很可惜的一点是, 和颐 事件直到现在,我们的社会反馈还是迟缓无效的。酒店的滞后反应、相关部门也没有进展报告,甚至有些公众号以此次事件来分析“危机公关”时用“小概率事件”来描述。
能庆幸的是,我们活在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时代。
但无法庆幸的是我们依然活在弱者被忽视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这个事件,我们所有的后怕都来自于“如果我遇到了这个情况我该怎么办”的假设。
谁来帮帮我?
谁来阻止他?
谁来救救我?
我们对这个答案,也许心知肚明,绝望或者从未希望,占据了绝大部分。
在美国,情侣吵架到动手,一边喝咖啡的几个男人立刻站起来,阻止男方动手甚至报警。
上面这个例子,是我自己编的,我没亲眼看到过。但我这么说的时候你是不是很自然地会相信他们就是会这么做?
对,因为我们从美国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太多这样的桥段,可能记不清具体的情节,但我们被洗脑了,那同样的是,美国人也被洗脑了,比我们洗得更彻底。
所以这样的例子显得有可信度。而我们对自己的境遇却是绝望的心态。
为什么会这样?
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中国的女性、老人和孩子,是非常不被保护的弱势群体。大致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与西方社会比较所得。
不要觉得偏颇。因为我记得大学的法律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他说在中国,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
同学一片哗然,女生们不肯承认。我们哪有低?我们不是和男生都一样嘛?
对啊,你们是和男生一样。就是因为男女平等才是不平等!
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
中国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比日本女性要低得多。你不要看日本影视作品里女性总是在家做全职太太,似乎地位很低。但是在日本,如果女性是全职太太,那么丈夫公司就会把丈夫的工资直接发到妻子的账户上。妻子只需要照顾好家庭,不用像中国的女性一边努力工作赚钱一边还要把家里都收拾妥当。
女生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而男生有点不服气。
男生不要不服气,其实我国当代女性的地位还没有古代女性高。所谓的七出之条,现在的影视剧作品是有曲解它的意思的。七出之条,“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是只有妻子犯了以上条例,有证据坐实的情况下才可以休妻。不然的话,丈夫再是说没感情不爱了,也是不能随便离婚的。但是要犯这七条也并不容易。比如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而且还有“三不去”,三种情况下是不能休妻的,第一种是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第二种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第三种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
教室里又安静了。老师继续说:
你们觉得男女平等,公平竞争是平等?但是,男女天然有别,从生理心理上就是各有差别。比如女性力气小、体格弱,非得让女生和男生一样,这是公平吗?比如女性比男性多一项任务就是怀孕和生产,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对身体的负荷也很大,这些对男性公平吗?正是因为曾经我们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所以才造就了那么女汉子!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并不是歧视,要求穿一律裁剪的蓝青色裤装才是抹杀了女性的本性。所以,男生你们应该要多照顾女生。
教室里迸发出傻呵呵的笑。
这段课堂记忆在我的成长中一直没有褪色。包括今天看到的新闻后观察到的讯息——大多数是教女生怎么防身,少部分说社会冷漠,我想的是,为什么没有男性站出来说要保护女性。
社会的冷漠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的今天,有没有想过只是表象?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是冷漠的,我们身边的朋友,平时都会热情热心。但如果假设自己遭遇危险时,男性朋友也在身旁,你会假设去请他帮助或者他会主动保护你吗?
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习惯“中国女人越来越强势”的曲解,却忽略了中国女性是“被强势”的弱势群体。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件,公众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教女性怎么自己去保护自己。
但如果你有留意到类似这样的突发危险,你会发现,大多数关键时刻出手的,竟然都是女性,而太多男性在作壁上观。
比如这次的 和颐 事件,比如我之前在公车上见到的也是唯一一次碰到,一个不停打骂孩子的中年妇女被一个姑娘呵斥,斥问是不是人贩子。
或许因为中国女性才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当她们在最后忍不住拉一把的时候,心里也是害怕而恐惧的。但是当自己感同身受到那种绝望后,多少希望自己遭遇危险的时候也能有人拉一把。
这时候,我可爱的中国男人们,请站出来吧!用比女性更具有力量的呵斥来震慑,这就是就足以保护一个弱女子的男子气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