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深圳胡红梅老师涉嫌抄袭事件持续发酵,炒作的沸沸扬扬。很多人把她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什么翻车名师,学术不端,网上一片讨伐责骂之声。
我也是语文老师,作为同行,早从报道中看到胡老师温婉可人,气质如兰,窈窕美好,更听说了胡老师著作等身荣誉加冕,且获得了众多的身份和头衔,令我这等平庸鄙陋之辈仰慕不止,也惭愧不已。
说实话,真的没想到胡老师突然之间人设全线崩塌。网课中的胡老师,态度亲和,年轻漂亮,每次上课都是激情澎湃,干货满满。囊括了市省国家的各种荣誉,达到了一个老师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样的老师,相信她是一个有情怀的老师。我非常理解同行,上课,备课,改作业,处理纠纷,完成学校各种检查,提交各种截图表格……老师的职业真的是表面风光,内心沧桑;女子本弱,为师则刚。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能够春风入杏坛桃李满天下。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我想胡老师一定不会阅读大量的书籍并把他们引进课堂;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胡老师不会去多方查找资料,学习教学方法,并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她不会十几年如一日在教育这方沃土不辞辛苦不辍耕耘。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太疯狂了。焦虑的家长无处可逃,茫然的孩子无止无休的学习与作业,被各种指挥棒指的团团转而无所适从的学校,让教育这个本该清净如佛门净土之地变得喧嚣浮躁,急功近利。
学校的检查多如牛毛,关工委,心里咨询,档案室,示范校园……再比如“开展市xx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比如“创建xx特色学校考核管理方案”,比如“开展xx活动方案考核……活动花样之多之繁琐令人目不暇接。
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书香校园”考核活动的准备过程。小组七个人,可以说是两三个星期心无旁骛一心准备这件事。读书本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老师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引领,以行动做出表率。以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撼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生共读,既丰盈了自己,也充实了学生。
可我们为迎接上级检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对照考核表,每一句话都是一项准备内容:学生的手帐,没有,赶紧造;手抄报,没有,赶紧编;教师读书笔记,没有,赶紧找;要文字版还是图片版,没有,赶紧复制黏贴。不会的,网上找,多亏有手机在手万事不愁,拼凑造假,谁都知道没人仔细看的,但是必须要有。那段时间打印机真是累坏了,A4 纸一包一包的拿来不停的变成各种各样的材料,然后分门别类的装订好,清点一下台账材料,满满的一盒一盒的摞来有一人高。最后,自认为所有的材料准备充分了,每个人都觉得花光所有的力气。
后来上级领导来翻翻看看,十几分钟结束了,十分满意。好像真的得了个什么奖,给学校发个金质奖章放在档案室里了。各种活动,各种评比,然后分出个一二三四五,就把学校划归为几档几级。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学校上演。
我说这些可能有点偏题了,前面说的是胡老师造假的事。可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那么多活动和那么多评比,只让老师安安静静的教书,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造假事件发生了。
设想一下,先是市里有一个读书活动,下到每个学校就成了头等大事,胡老师一马当先接下任务,凭一腔孤勇做课题做方案,按照活动要求一条一条的整理材料,每一条要求又都是一个小课题一篇小论文。
而老师的时间在哪里?大到培训,竞赛,课题;小到上课,备课,批改,课间操,甚至吃饭午睡都要值班,更不用说各种禁毒答题,大青年学习答题,安全平台答题,以及让学生下载各种APP,关注公众号,无穷无尽的琐屑繁杂以致于安心备课都是奢侈。
上面催的紧,手边工作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鉴啊。先找来一本书参考一下,觉得不错继续借用,如果仅仅用在课上课下,用在一个班一个学校,小范围借鉴没问题啊。可是声名远扬了,要作报告做经验交流,要讲示范课给大家参考啊。所以后来的事情身不由己,胡老师处在了风口浪尖,被一浪高似一浪的推动着,著书立说,闻名遐迩了。胡老师在荣誉的光环下飘飘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报告交流中,那些别人的见解和心血慢慢融入自己的血脉里了。三人成虎,谎言说多了就习惯了,最后连自己都觉得就是自己独辟蹊径匠心独运了。
还有当前饱受诟病的职称制度。唯科研唯论文,逼老师造假。请问每年的教育教学论文,哪个不是旧瓶装新酒老调重弹?各地教育督导了那么多年,哪个地方能提供一个真正对教育教学有利的评价体系?胡老师照搬抄袭他人,背后是不是职称的阴影在作怪?
胡老师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的教育,真的不用今天评个优秀,明天选个先进;今天这个考核,明天那个验收;不需要那么多专家型名师型老师,也不用那些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有这些力气,多关心一下默默无闻的一线老师,关心一下天天披星戴月的班主任,关心一下还在偏远山区不改初心坚守教育的老师们吧。拒绝浮躁功利,还学校一片净土,让老师安心教书,就已足够。
课堂是老师的阵地,讲台才是老师的舞台。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你问种庄稼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方式好推广?农民会告诉你,播种,松土,施肥,除草,把每一颗苗养好就够了。
我说这么多是想提醒我们当前的教育部门,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少一些评比,多一份从容;少一些注册晒课学这学那,让老师安安静静的教书育人,如先贤韩愈所传授给我们的那样——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