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是线上加线下的课程交付。
课程的单价是 3999,课程的招募人数是 1000 人,而因为疫情影响有600 多人都是在线上,听课学习。
如何保证这 600 多人能够在线上获得跟线下相同的学习效果,这是我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完成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完成公司的销售目标。
说实话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强角度强交付的活动,那么在做观众呢,就感觉自己完全 hold 不住整个的现场,具体来说在本周二的那天在群里面被所有的老师都在催着要东西,从早上到晚上不断的有人在抱怨这块出了问题,那块出了问题,这块的东西没有给,那块的东西不够全面。
那一天简直像噩梦一样,就是你明明是在非常辛苦的去做事情,但是最终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是让大家引起了大家或多或少的情绪,心中无比郁闷。
后来领导给我反馈,帮我梳理,我才意识到,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几个问题,
1.凡事喜欢拖延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一个习惯,那就是能够拖到明天的今天不会去做,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习惯,俗称拖延症,我身上的没有那么明显,可是呢,我就发现自己身上的确有拖延症的影子。
比如换工作的时候,三份工作两份工作,都是在被逼到不得已的时候才选择了迈出那一步离开。
而一份工作自己明明干的不开心不愉快,甚至说很多的负面情绪都影响到了家里人,可是呢,自己还是不愿意走出,把那件事情就拖着,一直拖到了别人去跟自己开口。
还有结婚的时候,从 2017 年一直到 2019 年才把婚礼完成,也是在家里人催了两年多以后才去完成的结婚。
生活中的小事那就更多了。
那么这个习惯反映到工作上,就是把很多事情本来是不紧急的事情,最后硬生生的拖成了紧急的事情,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匆匆忙忙的去做,但是呢,做出来的东西并不令合作方领导满意,这就引起了很重要的问题。
2.领不清重要事项,总以自我为中心
那么在拖延症之下是什么呢?是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了,说起来也挺简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事情,而不是以整个事情为核心去思考。
比如这次的活动,自己很多的事情啊,拖延并不是说别人不着急,而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认为今天的工作量已经很多了,然后把那件事情放到第 2 天甚至说第 3 天去做。
这样的想法呢,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涉及到与他人的合作,那么就相当于没有给其他人留时间完成他们的事情。最终的结果,那肯定是其他人会越等越着急,等到了别人不能够忍受就会是带着情绪的,反复的催促。
因此以后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重要或者不重要,而是要去站在更大的角度站在团队,站在整个合作方的角度去思考,在什么时间点给别人,别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后面的事情,这是对我一个非常大的教训。
让我想起大学里面的一句话叫做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个人手里都有很多的货,但是先做哪一件后做哪一件,哪件事情的重要性紧急性是最强的,这是考验一个人大局观以及思考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当你能够把这些事情理清楚以后,那么你再去完成这些事情,那么你就会变得游刃有余,我忽然理解的好像大学里面这句话是这么个意思。
3.工作方法缺乏
第 3 个发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工作方法的缺乏,说实话,从工作以来到现在并没有系统性的,也没有一个特别厉害的领导去指导过自己工作,该如何去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唉工作不就是简简单单的去上班,下班就完了,但是呢,现在是越来越感觉,工作和学习一样,当你没有掌握工作的方法的时候,你就是比别人可能付出了很多,但是你获得的却比别人少,这是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
另外没有好的工作方法让你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可是呢,你工作的效率却比别人要低很多,这样的话就会显得自己非常的疲惫,同时呢还没有结果就成了职场上的老黄牛,每天在辛勤的劳动,但是产出有限。
俺有工作方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那就是当一个新手在面临一个事情的时候,他可能没有任何头绪,觉得这件事情好难,自己做不了,但是有工作方法的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拆解这件事情,把一件大事化成小事,把小事化成步骤,最后自己就能够一步一步的去把事情落地。
听起来不复杂,可是这么多年自己就是不会。这一次也真的是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盲点以及不足。
最后总结一下,把不好的事情当反馈,以后多多努力,做到凡事提前,不拖延。
不拖延的核心是让自己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紧急性。
而如何意识到呢,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梳理清楚这件事情的关键人,关键事项,关键结果,以及关键节点分别是什么?
有了这些关键的部分,就相当于了解了一件事情最核心的 20% ,那么把这些事情做好按时间点去交付,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差。
反之,如果这些关键点没有做好,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因此这一次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发现了自己身上这么多不足也知道了,如何去改进,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