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缺失症”源于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 (Richard Louv) 于 2005 年正式提出的儿童与自然环境隔阂、背离的警告,即儿童日益被剥夺了与自然接触和在户外自由玩耍的经验。而后中国学界开始关注这一令人深省的社会现象,并予以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一沉重话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阐发,尤其是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危害及其教育干预仍具有较大的探讨空间。儿童“自然缺失症”不是从来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逐渐形成的,尤其是与工业化的极度扩张分不开。它是当代社会非理性发展带来的产物,实质是人的发展悖论。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接触自然的时间缩短,呆在室内的时间增多 ;二是户外活动体验减少,人工制造物逐渐占领儿童的心灵空间;三是亲近自然的举动缺失,探索自然的乐趣随之减少;四是儿童“宅居”上瘾,与大自然越来越疏远。儿童“自然缺失症”具有极大的危害。
一、儿童“自然缺失症”危害的表现
大自然是美好的。“自然给孩子带来一个远离成人世界以外的充满幻想、自由、隐秘、宁静的领地。”[2]但儿童“自然缺失症”却剥夺了来自大自然千百年来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情感滋润与思想营养,造成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巨大危害。
(一)自然教育本身的式微
自然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初来乍到人间的儿童来说,大自然是其最广泛、最具魅力、最有营养的教科书,孩子视觉、听觉、触觉来自自然的一切都是其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感觉、感知是儿童学习书本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没有亲身观察自然与体验自然的经历,儿童学习书本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就缺失了“直接经验”的触媒,进而阻滞其对知识的感知、理解与认同,不利于他们深入参悟、消化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
本来,儿童的天性与大自然是连为一体的。儿童的观察也好、游戏也罢,抑或形式多样的玩耍活动都最适宜在大自然中进行,因为大自然是儿童最广阔、最本初、最快乐的园地。不幸的是,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无限扩张中,儿童渐渐疏远了大自然,慢慢与野外的石头、泥土、沙子、花草、小动物、树木、山峦、田野、农作物等彼此陌生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的人工制造物逐渐占领了儿童的心灵空间。来自自然本身的教育理应成为儿童天性发展的一部分,但现在儿童越发远离了自然,“宅居”上瘾了。温室里的花朵终归没有长久而健康的生命力。“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类爱的厚道和同情的温暖 ;这样的人势必心如铁石,不同他人相往来,他将成为人类中的一个怪物。”
(二)身心健康成长的损害
儿童缺失在大自然摸爬滚打,身体各器官就得不到应有的舒展,久而久之,身体各部分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退化、畸形、病变。有人要说,除户外活动外,儿童可以在室内进行大量的运动。即便如此,有时室内的装修材料对孩子的影响没有室外好,运动时间长了室内所需要的氧气也会供应不足 ;室内有限的空间容易阻碍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也会限制儿童运动的形式,最终一并制约乃至损害儿童的身心发展。
户外活动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研究表明,直接接触自然对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儿童抑郁症及压力管理都有治疗功能。 比如,爬树可以成为自然教育的一部分,如果防止一切危险,就会使孩子变成懦夫。缺失自然空气的呼吸,缺少户外的自然活动,缺失大自然风霜雨雪的洗练,儿童的物质营养与精神营养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他(她)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也是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基本、最重要的威胁。
(三)道德情操陶冶的削弱
大自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道德教育的启发者。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在互动中的亲子感情、在活动中的有序组织、在互帮互学中的合作精神对儿童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启发意义与教育价值。这一教育作用是教科书与成人世界无法提供的,也是成人世界人工形式的教育无法替代的。缺失了自然教育这一环,儿童来自自然的道德教化与心灵感悟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儿童缺失对大自然的认识,无助于乃至有害于他们对大自然的正确认识,不利于他们从小树立爱护自然、关心自然、保护生命的环境意识,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与风花雪月是培养儿童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蓓蕾。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够在孩子心中反响出一种极其敏捷的力量,使之成为刚毅、果敢、宽宏大量、心地善良而又十分热忱的人。
(四)思维素养提升的阻滞
对儿童来说,大自然不仅赋有知识教育与道德陶冶功能,而且还赋有思维启发作用。这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大自然能够促使儿童因观察而发问、因好奇而惊讶的想象,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索天性使然。观察大自然是儿童追究与探索问题的触媒,而追问与想象无疑能够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个体想象力的发展须成为教育至关重要的部分。 按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的理解,辨识自然界事物差别的能力也是一种智能,即“博物学家智能”,如分辨一株植物与另一株植物间的差别 ;辨别一种动物与另一种动物间的不同 ;区分多种多样的云朵、岩层、潮涨潮落等等。是大自然中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即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动、连贯、整体、统一的有机联系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形塑儿童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正是人类形成世界共同体的系统观的来源之一。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是人类“顶层设计”的最高智慧。这种自然整体观既是对传统西方分析思维的有益补充,又是当下人类地球观不可缺失的构件。
在对自然的发问、探索中,儿童不可避免地要提出问题,尤其是在与成人对话特别是与父母对话中,儿童的口头语言发展能力会得到大幅度发展,而口头语言的发展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口头语言表达不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对话尤其是与父母对话的机会,进而使得他们出现口吃、语言恍惚、吐词不清甚至言语综合症。儿童应有与自然接触的广泛经验,这样他们的思维才有内容,即他们应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语,而不是仅仅套用一种思想观点。相反,来自人工电子产品尤其是图像与影频的视觉冲击会损害儿童的思维品质。视觉刺激与视觉冲击不仅消耗儿童大量的时间,影响他们的阅读等其他活动参与的时间,而且会降低他们的深度思考与思维质量。
自然教育本身的削弱、身体健康成长的危害、道德品质陶冶的弱化及思维品质塑造的降低都与儿童“自然缺失症”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基于环境的教育能提升学生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艺术及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提升标准化测验成绩和平均分;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儿童“自然缺失症”危害的原因
儿童“自然缺失症”危害的原因是多样的,是多因一果的逻辑使然,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是成人世界选择的必然结果。
(一)消费主义的过度膨胀
(二)生存竞争的无限加剧
(三)生命安全的巨大挑战
(四)非理性自然教育观的严重干扰
三、儿童“自然缺失症”危害的教育干预
既然儿童“自然缺失症”危害巨大,既然人类的未来及前途系于儿童身心是否健康发展,那么人类有必要有所作为。其中,教育干预必不可少,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观的重塑
(二)学校自然教育机制的构建
(三)家庭教育与社区环境的协同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教育干预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将任务艰巨,单靠教育者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人类如何对其所处的环境做出合适的反应,进而使变化循着有利于他们未来生活的方向进行而不是与之相偏离,这取决于人类自己。
本片摘自《当代青年研究》总第351期 第6期 2017年11月
[基金项目 ] 本文系湖北省级教改课题“基于教师职业核心素养的‘教育 + 学科’混合培养模式构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2016344。
[作者简介 ] 汤广全,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