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力》作者:罗杰.费希尔,斯科特.布朗。这本书是他们两个的畅销书《谈判力》的续集。“沟通力”这个翻译估计是商业的考虑,“xx力”比较流行。英文的书名是“getting together”,我的理解是“维持关系,不散伙”。
全书的宗旨来自于圣经“你想人家怎么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即所谓的“黄金法则”。作者的意思是,无论和谁合作,都要努力采取既有利于双方合作,又能给自己带来实质利益的措施,不管对方的反应是什么。这是一个老好人法则。
为了贯彻这个法则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情绪,双方一见面就炒个面红耳赤,估计无论如何也做不到“getting together”了。作者提了几个方法:承认自己有情绪,承认是控制的基础、弄僵了之后要及时道歉、事先估计可能的情绪、提前做好应对等等。但是这些我估计作者也是纸上谈兵,一旦激动起来,肾上腺激素分泌,哪管得了这么多。真正的控制情绪估计还是要修行,佛家叫“正念”。心理学叫情绪剥离(我定义的):要体察自己的情绪,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分析它产生的理由,最后尝试剥离它。冥想是做这事最好的方式。佛教和西方心理学其实是殊途同归,冥想和老和尚入定应该是一样的。瑜伽也有类似功能。
其次是换位思考,即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这事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普遍的心智模式是先给事情定性,然后再去找证据。即先有认知,再有事实。所谓的“邻人盗斧”就是这种状态的写照。要换位思考,首先就要改变认知,只有认知改变了,才能看到对方眼里的事实,而改变认知普遍认为很难。作者的观点和《原则》里面的观点类似,即基于现实而不是判断,开放头脑,接受各方的意见,特别是对方的意见以及第三方的意见。收集意见后再去做判断,判断不能基于价值观,而是基于事实。
第三点做决定前征询对方的意见,其实这一点和第二点本质上是类似的。多听对方的观点,有助于防止一厢情愿。另外沟通本身也是“getting together”的一部分。以前看过一个公式“良好的关系=开放+响应”、“响应=理解+接受+关心”,征询对方意见这个行为覆盖了这个公式的大部分,应该是“getting together”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最后一点是老好人不等于呆子,要分析风险,这个风险不是道德的风险,而是利益风险。这本书是《谈判力》的补充,谈判的基础是利益。影响利益的是行为,而不是道德。不能别人把自己卖了还去数钱。
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作者这种老好人策略不一定是最佳的,是所谓的“以德报怨”。孔老圣人不赞同这一点,他说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基于博弈论的实验提出了一个“白银法则”,其基础是“黄金法则”,但是一旦发现对方损害自己的利益,立马以直报怨,完了后再回到“黄金法则”,在博弈论实验里,这种策略才是大赢家。不过对于当事人来说,能够反复切换自己的心智模式,已经近于圣人。圣人还需要在乎这种小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