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苹儿(茵草芳菲)
我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因为在它的文字中,总能找到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会感到一股特殊的韵味,在身体内汩汩流淌......
曾先后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寻觅中华》和《余秋雨散文》等。他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气味,而我就是被它特殊的气味所吸引。它们既是旅行漫记,又是读书笔记,更是心灵独白。它向读者展现了在那个困厄时代,一个胸怀抱负的学者,挥动如椽大笔,对中华文明梳理出的细致反思。
而《寻觅中华》讲述的多半是为我们所熟悉,戓者是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揭示了中华文化起落进退的原生态。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将成为我们这些读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成为了所有华夏儿女不可忘却的记忆与遐思。
文章中出彩的不光是历史的本身,更多的是作者自身的辨证思考。比如在谈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时提到: "黑格尔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很多伟大的争斗,往往发生在文明共创者之间。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我们由此明了,如果用是非,善恶和忠奷来概括世上的一切争斗,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在《寻觅中华》中,引领我们追溯到遥远的五千年前,然后一步步沿路走来,跋山涉水,步履维艰,而民俗民风,又千姿百态。有关甲骨文,有关佛教,有关四大发明,以及中华文化过往的种种,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以及它曾经有过的艰辛与苦难,也是我们不忍忘却的眼泪和史料。
对于中华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作者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巨大的悲悯,化作了对未来殷切的期盼。同时,广大民众对文化的崇敬与守护,使余秋雨先生,产生了一点依稀的乐观。他认为: 中华文化应该承担一点时间所交给子孙后代的义务。这样,中华文化就成为了人类诗意生存,和谐生存的积极传承者和参与者。
从黄帝时期的传说猜想,到唐诗宋词和元曲,从西天梵音来到东方,惊奇的历史发展,充满着东方神秘的力量。《寻觅中华》,寻觅的不只是我们血脉里流淌的那一份浪漫的文化情怀,更是我们聊以寄托的中华文化芳香的漫长踪迹。
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是实现文化的复兴。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因为我们坚信,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必将照亮全世界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