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方式过激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教育没有可以普遍适用的所谓规律。富有魅力和人性教育,永远是这个教师~这个班级~这个孩子~这群家长的一对一。
----教学不能逆行而行,做教师的,该示弱时就得示弱。
----我带他们读书,决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
----培养倾听的习惯,要和提高发言的质量同步进行。
……
这些都是摘自《薛瑞萍班级日志》中的话,安徽省一线教师薛瑞萍老师的每日记载,最近我们年级所有老师都在读这本书。薛老师用教育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她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有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有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真实感人,令人深思。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大概是五个月。这也是我最近反复看的一部分。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这部分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和平也辐射。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影响的见证。第四部分: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洛克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
虽然还没读完,书中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深刻的教育思想、独特教育智慧值得学习。
感悟一:常规的养成要循序渐进。
刚入学的孩子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我们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这两天有老师开始有点焦虑,晚上四点多睡不着觉给我发消息的,有天天梦见学生的……一方面为老师的责任心感动,一方面也挺担心老师们的过度焦虑,薛老师态的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所以在年级会上我们也给老师们提出建议,一周一个常规重点。
首先得培养学生的静气。让孩子学会安静!一“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的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求知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书中汲取知识?为培养孩子的静气,薛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师自己先小声说话,以静传达静;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午休时,学生静心每天坚持看20分钟的课外书。放学时偶尔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这样对孩子说:“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名字,你就可以到门口去了。”是的,放学之前,学生根本就没耐心听你要求,这时薛老师用静寂游戏,教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时,孩子的动作也会越来越轻,这样不但赢得了课堂秩序,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的品性。
其次抓一日(或一周)一常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所以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养成。薛老师又有她的妙计,在黑板的左上角用拼音写上一句班规,反复强调,达到了表扬,继续抓第二个重点。有时会根据当时情况即时制订。有孩子堵门,故意不让其他人进教室。她问:“刚才堵门的是谁?”“是——“几个孩子喊。”“不许说”!全班愣住了。安静中,薛老师便说:“宣布一条新规矩:犯了错误,自觉承认,接受惩罚;不肯承认,要人揭发了才承认,加倍惩罚。”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渐渐适应小学生活了。
感悟二: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这样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反思。不多说话,不急不躁,让孩子自己慢慢体会。的确,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不能一味地和别人比。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要他努力了,就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那么学生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最近孩子开始写字了,他们的手很软,特别是男生,特别是协调能力不如女生,常常写得歪歪扭扭,不过有些孩子已经很用心了,写不好比老师还着急,这时更需要我的鼓励。“小妙心,你的字结构很好的,静心写比昨天好多啦。”“习睿,我知道你很想写好,先观察,用心写,你可以写好的。“翊呈,你看你的山写得很好,如果这些字写得可以和山一样,那就更好了……”虽然手在不停地为他们不合格字在擦,但是真的能看到孩子一次写得比一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