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开会,讨论“语文老师要不要写下水作文?”的问题,众说纷纭,一时没有定论。
因为之前学校检测,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烦恼》,有两位语文老师尝试写了下水作文,反响还是不错的,所以就有了这个议题。那么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要去进行写作呢?讨论结束,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时间允许,能够坚持写作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老师们。
一、教学生写作,自己都不能提笔,岂不汗颜?
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抓耳挠腮,无从下笔。那么,如果我们也要求老师进行实地写作,老师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相信大部分老师也好不到哪里去。写作是一个不断琢磨,不断思考的过程。如果说我们平时的说话,要经过大脑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大脑的一个深加工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都头疼写作文,那么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用想了。因此,语文老师在写作的道路上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必每次都“下水”,但一定要有“下水”的意识和勤于写作的习惯,一旦“下水”,就是学生的示范,还愁学生抓耳挠腮乎?
二、逼迫自己多读书,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要写作,胸无点墨,不坚持读书是写不出来的。网络已将社会推及并进入了全民阅读时代,虽然片段化阅读较多,但全民的阅读量还是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快速发展,语文教材的改革,我们要求学生读经典名著,试问有几个语文老师又把教材要求的所有名著都熟读过一遍呢?现实教学工作中,语文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事务繁忙,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不强迫自己读书,专业是经不过时间的蹉跎的,放下书本扔掉笔杆,就离荒废不远了。所以,时间再紧张,就算是为教学,为给学生做示范,再忙也得逼自己读书,书读得多了,笔下自然就文思泉涌,何愁没东西可写?
三、写作出于职业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
教学中提倡写教学反思,但是真真正正,用心而为之的人少之又少。所谓“三年反思成名师”,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琢磨自己的每一节课,记下自己每一节课的闪光点,记下每一节课的失误与不足,记下自己每每反思时候所想到的改进方法,记下与同事们互相讨论学习中的他人的长处与良好做法,坚持下去,相信,想不成名师都难。然而难就难在这个坚持上,人天生的惰性,工作的琐碎繁忙,我们总会给自己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中断自己的反思和写作。因此坚持写作,写教学反思,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的一个很必要的手段。为何不坚持呢?
四、 班主任写作可以积累总结带班经验,记录个性灵魂。
实际教学中,有的班主任积累上几年就可以得心应手,轻装上阵;有的班主任带了一辈子班还不会带班,区别在哪里?就在于前者,他善于总结教育规律,善于归纳带班经验,并把它们记下来,学习尝试,在犯错中不断成长。我们会发现,凡是成功的班主任都是特别执着于记录学生心灵成长的老师。他们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小心思。即使学生的问题再棘手,经过记录这个过程的缓冲,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静下心来,用心用爱去分析解决对应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无耐心。所以,写作可以让心浮气躁,整天受气的班主任平心静气,过滤不良情绪,何乐而不为呢?
五、写作可以让我们静下心,用心思考,积淀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绪和孤独,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闻,用文字呈现,也不失为一种浪漫情思。有的时候回头翻翻自己以往所写的东西,虽然可见当时所写之时文笔的稚嫩,心思的青涩不成熟,但一篇一篇读来,分明看到那个一步步成长的自己,心路历程历历在目,泪水,欢乐,痛楚,成功……记录慢慢成长的过程,也是写作慢慢成熟的过程!写作是把“柴米油盐酱醋茶”酿制成“琴棋书画诗酒花”一个浪漫过程。我觉得,当老师的人一定要有美感,一定要有情怀,眼中有远方,心中有诗篇。如此积淀人生,生活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