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再次捧起王维审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王维审老师是“叙事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本书是王维审“觉者为师”系列书的第二本,整本书,没有宏大的理论探讨,而是娓娓道来中消解了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是一本难得的教师心灵读本。
第六章《教育的另一种力量》第一篇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文章以三位特级教师演绎的“同课异构”活动说起,引发“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的思考。
作者引用的梁思成的故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读完之后,我也很受益。
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建筑系。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之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既是组织者,又是仅有的两名授课老师。梁先生特别注重启蒙教育。开学第一课,他先在黑板上一笔画了一只小狗,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齐声答狗。又在小狗的旁边画了一座与小狗大小差不多的小屋,问学生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狗窝。他又在狗的旁边画了一个大的屋子,再问学生是什么,学生都说是房子。梁思成笑了,说“狗窝”和“房子”,一个是狗睡觉的地方,一个是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尺度”的含义。大师就是大师,一个难以用语言轻易讲通的抽象概念,就在谈笑间烙在记忆深处了。
为此,王维审老师对好课有了新的解读:真实、简单、有趣、好懂。如果这个要求还太高,那我们至少得守住这样的底线:别把浅的讲深了,把真的讲假了。
读完文章,我完全认同王老师的观点,真实是课堂的第一生命;简单,即朴实无华,摈弃非教学因素,让教学回归常态本真;教学有趣,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才能变成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一种精神的需要;好懂则意味着教学不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只要经历就会有所得。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贾志敏老师,他崇尚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课堂,他的《卖鱼的人》曾打动了无数听课者,关于一堂好课,他认为有这样三个标准。
第一,要以学生为本。因是学生在学习语言,所以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配角,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服务的,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进行语言的训练。学生错了老师给他纠正,学不会老师还可以示范,但要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种技能,是种技巧。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地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这种语言的训练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只能练出来。这里的“练”是扎扎实实的练。训练训练,“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第三,要以鼓励为主。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最不易学,最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学习的困难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鼓励学生,要给学生以帮助。实在不行,要给学生一个台阶。
贾老师说:评价一节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从感觉上来讲,听得“累”还是“不累”。如果听课的人都感觉累了,小孩子能喜欢这样的课吗?如果一节课丝丝入扣、环环相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听者始终被情感所牵着,那一定是好课。
关于好课,还有人认为,一堂好课不能用标准去衡量,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灵动的、富有个性的,而非什么标准,而是体现一些基本元素,这些包括:和谐、生成、发展、创新、反思、个性等等。
我想,不管是贾志敏,还是王维审,他们的观点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努力的方向,而不应该把它们当成一种评价的工具。若说好课有标准:真实不造作,简单不浮华,有趣吸引人,好懂易学习,学生学得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