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几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手机和孩子同时掉到了水里,你先救哪一个?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带孩子出去玩,却忘记了带手机,你是继续和孩子玩还是准备马上或者早结束回去拿手机?
还有一个问题是,和孩子约好了去做某件事情,突然发现手机坏了,你如何决定?
别把答案给我,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别想太多,这不是一个严密到完美的问题,这仅仅是一个提示性的问题。不管答案如何,都不能否认手机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活生生的存在,甚至比孩子还亲。
曾经,我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做过一次调查,大概的意思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母经常做什么?
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回答是:看手机。这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何更好地相处。
还有一次,我带着小葫芦一起出去吃饭,邻座的是一家三口,孩子大约四五岁的样子,三个人吃饭出奇的安静,因为三个人各自有一个手机,父母一边吃一边单手滑着手机,孩子则独自捧着手机津津有味的看着动画类的视频,偶尔孩子嚷嚷几声,大多是需要父母帮助调整一下手机,场面是悠闲的紧,可是总觉得怪怪的,本应该是属于陪伴孩子或者一家人享受这种独处机会的时刻,却都被手机抢了风头。
手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是幸福的,也是可悲的,因为我们关注手机的程度超过了关注孩子甚至家庭。手机不离手,时刻保持被联系到的状态是重要的,即使是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都时不时的拿出手机来看一看,哪有全新身心陪伴孩子的状态?也难怪孩子会有孤独的时候,因为人在心不在,而孩子的观察能力则是相当敏感的。
而恰恰这个时代,我们谁也无法回避手机带来的便利,孩子们的学习也都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很多作业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孩子们的将来也都必将会应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如何保持一个适度,则需要在拿捏之间把握好,既不能让孩子们脱离这样的环境,也不能完全用手机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变成了手机宝宝。
而我主张的观点则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把手机放下,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也许这样,对孩子来讲,去集中注意力保持和父母之间良好的沟通,养成好习惯或许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
而这样的沟通一旦形成习惯,即使在孩子懵懂的青春期期间,他也能和家长保持一个良性的沟通,而不至于长此以往在孩子和父母之间造成比较大的隔阂。
当然这样的想法也来源于我自己的一个实践。在某一天,我和小葫芦吃早饭的时候,习惯性的去拿自己的手机,当我拿起手机的时候,我想了想之后又把手机放下了。
第一个想法是我在手机上并没有必须要看的信息,如果不看手机我会损失什么吗?答案是什么也不会。
第二个想法就是我们有一家人一起吃饭的传统,当你如果有时间的话,吃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仪式了,是一家人交流的场所。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做其他事情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以身作则对孩子还是有潜移默化影响的。
果不其然,那天早晨我和小葫芦交流了非常多的东西,她的一些迷惑,她的看书心得以及她观察这个世界遇到的问题,甚至包含她对成人世界里面的一些规则的理解以及她个性的一些表达,很多很多,甚至讨论的一些东西超出了我平时对小葫芦的认知。
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
没拿手机和孩子面对面是对的,这个过程让我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世界,也透彻的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去做一下纠正和梳理,或许对孩子未来成长中和家长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这些角度出发,有时间陪伴的时候请全身心投入,手机是我们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的家人,珍惜和孩子交心的每一个机会,毕竟孩子不断长大,甩给我们的是不断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