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真的不是标题党。
《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明明是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的,但是看的过程中我却一度觉得自己脑子要炸了……
讲真,我真的从来没有读过这么难读的“故事书”。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思维终于突破瓶颈,打开新世界的时候,舒爽程度又是任何一本书不曾带给我的。
全书都围绕一个关键词——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我会用“3W1H”的形式展开。
WHO:到底是谁要解决问题?
一栋大厦的电梯太少,大厦里的租户常常因为等电梯等很久,于是纷纷给房东打电话投诉,房东被投诉搞的很烦,但是又不想花太多钱,请你帮他解决问题。
给大厦里再加一部电梯?肯定需要很多钱。
让租户分开出门?真的不会被投诉更多吗。
加快电梯运行速度?会存在安全隐患。
又不想花钱又想把事办成,问题好像无解。
这时候,不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是谁请的你解决问题?
不是租客,是房东。
那么房东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是电梯太少吗?房东自己又不住大厦。
是投诉。
其实房东的目的只是想解决投诉,他才不关心租客等电梯用时多久。
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出现了:在每层楼的电梯旁边都安装上镜子。
这样大家每次等电梯的时候都会对着镜子检查一下仪表,心理上就会觉得等待时间变短了,抱怨声很快就减少了。
对于想成为问题解决者的人来说,入门的关键在于把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即从“能解决一个问题的人”到“能解决很多问题的人”,或者说“问题解决者”。
找到问题的中心者,会发现也许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问题。
WHAT:问题到底是什么?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
每当我们自己置身其中的时候,就很难发现问题所在。
这就好像设计师总是很难发现自己设计的东西有问题一样。
但其实,只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或者角度,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来再次思考问题,也许就会发现症结所在。
第一次把美元纸币拿给一位瑞士游客看,你肯定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可是所有币值的纸币大小都一样吗?那盲人怎么能把它们区别开呢?“你只能尴尬地保持沉默。如果不是盲人,你永远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评价纸币。
所以回想一下,我们之前思考问题的时候都带有多么大的局限性啊,暂且不说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等后天条件的限制,就是先天条件的不同也会局限我们的思维。
我们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在把一项”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之前从各个视角对其审视一遍不是比等到出现灾难性后果才意识到问题存在好得多吗?
就好像有的程序员一直在试图美化自己的软件,因为从他的角度来讲,软件呈现效果不好就会很失败,可是却一直忽视了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只要转换角度,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软件的兼容性比美化程度来得更重要。
WHY: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前两天乘公交出行,途中一名乘客和司机吵了起来,究其原因,是司机认为这名乘客没有刷卡,让他刷卡,语气比较强硬,乘客因为自己明明刷了卡却被说感觉很不爽,于是你一句我一句,事态逐渐恶化。
这本身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问题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把整个问题归结于”官僚主义“,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耸耸肩说:“事情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自然规律,或者说是人的天性,我们没法改变它。”
正如那位乘客在口角中所说的:“开个公交车了不起吗?真以为自己是谁呀!”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官僚主义”,认为他在借职权为难自己。
可是如果不要这么武断,尝试去找找问题的根源呢?
“也许我对官僚的看法是不公正的,毕竟司机应对和我一样的乘客的时间要多得多,乘客对待他的方式肯定会对他产生影响。如果他面对我的问题时态度强硬,也许时因为之前有不计其数的乘客对他很粗鲁,把他当成了一个凶恶的、机器人式的开车机器。也许我才是问题的根源呢?”
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很多争执的开端都来源于想当然,不去深究问题的根源也许就会走向反方向。
承认自己的问题很难,但是不去试一次就永远也做不到。
HOW: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经常有人跟我说想学英语,问我应该怎么开始。
我并不是英语学习者中的大拿,只是学英语这么多年,有一些积累罢了。我能给出一些我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也能提供一些可帮助学习英语的书籍、软件等,但是问的人多了后,我发现并无卵用。
因为很多人在问完之后根本就没有开始。
所以他们的问题真的是“怎样学好英语”吗?
其实并不是,而是“并不想学英语,却又不得不学,怎么办”。
无论表面上表现得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还有一些人向我咨询问题,总是显得非常着急。在我回复完“我想想”之后,还会每隔2分钟问一遍,有没有想到办法。
有个故事叫《渔夫的妻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渔夫在渔网中发现了一只瓶子,瓶子里有只精灵,说可以满足渔夫三个愿望,渔夫和妻子都非常兴奋,他们熬到很晚,讨论自己的梦想,完全忘记吃晚饭,凌晨的时候,妻子很饿,随口说道:“好饿啊,真希望有香肠可以吃。”
“噗!”桌子上出现了一根美味的香肠,但是渔夫一点也不高兴。“看看你干了什么,你这个蠢女人!你刚才丢了脑子,我们现在就只剩下两个愿望了。真希望这根愚蠢的香肠挂在你鼻子上。”
“噗!”
结尾就不用再讲了。
引用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
虽然很多问题必须迅速解决,要当心那些催你的人。再解决过程后期,急了会犯错;再最初的几分钟里,急了会遭灾。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做好,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
面对问题的时候,所有的参与者都像是水中的鱼,想要真正的解决问题就不能无意识地在其中游来游去,而必须努力看到水。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跳脱出当前的环境和背景,因为: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以上内容并没有将《你的灯亮着吗》书中所有知识点罗列出来。因为臣妾办不到啊……
有一些问题的深度需要专业的背景知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站在作者的国情,但是还是那句话,每当我从中有所顿悟的时候,都会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强烈建议大家阅读,我也期待阅读后更多的火花碰撞。
另外,我之前用这本书做过读书手帐,小小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