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我身上了,她说我看起来很孤独。好吧!我承认,我是个孤独者。
在词典上,“孤独”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状态。独孤者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或一个全新的世界。相反,在心理学上,“孤独”是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
以前呢一个人逛街吃饭游戏看书。背着包挤着公交地铁,穿梭熙然的人群,看着社会的百态,心从未有一丝的寂寥,也没有想过需要有个人陪伴,需要个人一起共享自己私有的时光。偶尔的朋友从远方风尘仆仆的过来游玩,兴奋的不得了的跑去接机,带着朋友把魔都逛了逛了。在南京步行街散步,嘻嘻哈哈无所拘束的谈天谈地;躲在不知道几层的咖啡厅喝着听说很上档次的下午茶小声的聊着未来和规划,时不时听着朋友专业的指点下他们的不足的地方,提了一些建议,旁听的我都忍不住的竖起大拇指赞道:专业。
后来,我原本一个人的世界闯入了一个人,我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原本是一个人逛街吃饭游戏看书,变成:嘿,我们去吃饭吧,嘿,我们去哪里玩啊!突然觉得,两个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一起吐槽夸赞。慢慢的,我恋上了这种感觉。后来,两个人分道扬镳,世界又回归只有我一个人。从那以后生活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发朋友圈空间的心态也不一样。以前是因为自己开心而分享,现在是假装自己很开心。有时候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无所事事,总想找点事干,但总是提不了劲而放弃。
“独孤”已经变味了,已不再是那样的“我独孤,但我自在”。应该是心态问题。
从自得其乐到孤伶苦闷,这个过程是直角的转变,让人有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如果没朋友点破,我想我将一直沉浸在这个浑噩的状态中。当意识这点的时候我开始面壁思过,回想过去的种种。从一个人的孤独生活到多人的结伴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生活时,过去的生活就告一段落。享受过新的生活带来的喜悦后,又回到过去的生活时,心中都会带着失落和空虚久久不能自拔,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孤独”的病态。
每个人都是彼此的过客,每次的停驻都会温暖彼此。即使两人承诺余生陪伴的人都会抵不住时间的流逝而离开,最后剩下的不是自己就是他人。我们最终还是一个人。这是事实,也是我们该面对接受的事实,而不是沉浸在这悲哀中自怜。因为没有人会去同情你这份廉价的哀怨。当你真的需要人陪伴时,就大胆的叫上身边的朋友同事共欢;或者寻一伴侣恩爱,有何不可呢?
面对“孤独”,有些人选择做个有思想高贵的孤独者,享受着孤独带来的独有的快感;而有些人却带着孤独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以前我是前者,现在我是后者,我要改变现状做回前者。于其浑浑噩噩的孤独不如尽情享受孤独。
“独孤”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所有的心神体力全部被“独孤”所支配。希望大家能像那本书名一样《你的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