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践出真知——向老前辈致敬
近年来乡村振兴被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学生也想从那些一直参与在“三农”研究第一线的实践者了解关于“三农”的实情。
出来工作这么多年,很多时候也觉得用学校所学的那套理论知识来解释现实,特别是农村中的经济问题常常觉得困惑和无解。
有幸在茫茫书海中遇见温教授的书,温教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最懂“农民”的学者,他说“别人给我诸多名号,那都是别人的命名,我不认可。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个实验员。”
他一生致力于“用脚做学问。”在农林经济领域踏踏实实的做工作。他对学界各派人士—向“以师礼事之”,一概尊为“老师”。不管外界赋予他何种头衔和荣誉,他始终强调自己是一个“试验员”。
从1985年提出“三农”问题的研究思路,到如今“三农”问题备受政府、民众关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温铁军教授一直坚持行走在田间,在与农民交谈的过程中获取一手资料。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我农村有了更具象的认知,对爷爷奶奶口中的那个“公社、大队,供销社”和外公曾经工作过的粮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也从书中知道了很多官方渠道看不到的真实农村。
但同时体会到了从认识真正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易,要有足够的韧劲,要有足够的责任感,要有足够的热爱,因为你的研究或许还要忍受很多的不被理解,可能还会受到时代主流研究的排挤,不是所有的“真言”都有幸被看见,也不是所有人愿意说“真言”,致敬勤勉踏实做研究的前辈。
02 知史明智 行以致远——体悟中国“三农”真实过往
在二十大开幕会报告上,习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
现在中国跃升为世界经济第二大经济体,想在正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但是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不应该忘记来时的路。
2.1 曾经的中国是什么样?
回望历史,不得不承认曾经的中国是个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农民国家。作者这样总结三次国内战争被成为以农民革命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解放后50年的重大制度改变也发生于农村: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从满足农民要求的土改起;社会主义改造从组织农民的合作化起;近20年的市场化改革又从农民自发的大包干开始。
有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前提性基本假设、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历史阶段。并大胆把100年的经济发展概括为“一个农民国家的4次工业化”。
1-基本假设
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者从中国近代农村革命的基本脉络和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社会与政府追求现代化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两方面解释这个问题。
其中提到一个“亚细亚形态问题”我觉得还挺有意思。人类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结构的社会。
东方古国:以原始灌溉农业为生存基础,形成了以群体为基因的社会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积贮防灾的积累方式。西方则是索取性的生产方式,个体的强壮和能力取决于索取的多少。
2-两个基本命题
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的土地制度变迁;
其中关于土地问题我关注到几个有意思的分析
1-由于人地紧张问题,土地是作为中国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如今房地产问题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问题)
2-当代土地制度的一个轮回
部分“公田”——“私有化”——“公田化”——部分“公田”
在农业国家土地尤为重要,“均田免赋”往往作为第一国策,历史上大的事变往往是人祸甚于天灾。也真是在调整人地关系方面做的好,出现了“汉唐盛世”、“康乾盛世”。
3-正因为资源禀赋制约,中国无纯粹的“农业”经济问题,我们真正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
作者认为,引入制度经济学,中国均平理论的农地初始产权配置往往是政治制度变迁的结果,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为此,不存在完整的“私有”产权。
这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农民国家的共有制经济和中央集权政治的基础。
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制约下的农业要素结构及剩余分配制度。
中国社会的“稳态结构”的内涵——小农村社经济内部化的财产和收益分配制度。
城乡矛盾缘起何处?
作者认为,工业化是以牺牲农民换来的。他总结了清末以来4次政府主导的工业化:
第一次:洋务运动
第二次:民国政府20世纪20-40年代工业化
(由于官僚资本提取过量小农剩余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乃至爆发革命)
第三次:50-70年代的中央政府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为名的国家工业化(相对成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四次: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追求高增长目标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工业化”(经济增长,又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国以后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四阶段: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即“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资本主义”
1982-1957年,苏联大规模投资短期形成国家资本主义阶段(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而中断)
1958-1978年,集中全民劳动力替代资本投入的自力更生阶段(与国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严重地不相适应,使得上层建筑方面的斗争日益复杂尖锐)
1972-?工业化原始积累完成之后,经济基础方面逐渐对西方开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资本扩像。
为什么非要进去工业化?
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怎么完成的?
从世界近代史角度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西方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所完成的资源瓜分已经没有任何调整余地,中国周边地缘环境险恶,必须工业化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要工业化就必须有资本原始积累,而原始积累不可能在商品过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完成。
建国之初,农产品供应尚可满足城市需求,但是“一五”计划时期2千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支援工业,农产品供不应求。
朝鲜战迫使中国进去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在军中重工业刚刚起步阶段,要求资本投资,但是中苏关系中途恶化,再一次迫使中国人进去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自我剥夺。
在农村全面推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这两个互为依存的体制,在城市,维持照搬苏俄模式建立计划调拨和科层体制,通过占有全部工农劳动者剩余价值的中央财政分配,投入以国家资本主义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中华民族在几乎没有外部市场和资源严酷约束下,以最短的期间跨越了原始积累,形成了维护国家独立所必须的工业经济基础。
有得必有失?这样的做法到底留下了哪些问题呢?那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业反浦农业又要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对于这些问题本书的作者也做了很多总结,下篇继续,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买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