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是写在《理想国》第七卷的开头,要理解洞穴理论我们就应该了解苏格拉底的谈话为什么会引向洞穴理论。在前面几卷的谈论中,苏格拉底谈到了正义、正义的城市、高贵的谎言、故事和诗歌等等。洞穴理论主要是在论证只有哲学家才可以统治一个国家。苏格拉底在第六卷的卷尾提到了相似的内容,“那么请你设想,有两个世界,一个可见世界,一个可知世界。第一部分,那些在可见世界里具有影像的实物也被灵魂视为影像;而第二部分,是由假设上升到高于假设的原理。它和第一部分使用的影像不同,它依靠理念来研究。” 同样是在第六卷的末尾,他将世界分割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image, object, mathematical object, forms。也对应四种灵魂的状态,分别是“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 。
有了这样的背景后,我想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山洞里的囚徒,枷锁下的奴隶。但和一般的奴隶不一样的是,我们是被自己所奴役,我们最信以为真的东西成了捆绑住我们的锁链——感知。笛卡尔在《沉思录》中也说过:“感官体验是一种不可信赖的确认机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正是感官将我们捆绑在山洞中。我们自认为已经在影子中见到了真实、正义和善。于是我们为了影子而互相殴斗,为了权利而互相争夺,努力提高自己“评价影像”的能力。看似可笑荒唐但实际上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情。
但即便是走出去也需要勇气。我们将看见真实的这个过程描述的过于美好。实际上摆脱枷锁获得真理是十分痛苦的。看见火光会使人的眼睛刺痛,所以人会更加情愿回去看墙上的阴影而不愿意改变。但是他被逼迫着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阳光灼痛他的双眼,在异常的痛苦下他才能逐渐适应真实的世界。但是当他回到洞穴中后,他的同伴无法理解他,将他视为异类。而他的双眼没有适应黑暗,所以无法认清墙上的阴影,更是给了他人嘲笑的理由。于是他只能将看见的真理埋藏在心中。
而这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是何其相像。大多数的人从山洞中出生,盲目地跟随众人学习墙上的影像,从来都没有想过外面的世界。即使有过那样的欲望也很快被外界打消。我们的社会中的政客、学者、名流等等,他们都是属于这个社会的人,属于适应山洞的黑暗并精通于“评价影像”的人,他们熟悉这个山洞中的一切的生存技巧才得到自己现在的地位。而真正见过太阳的人反而被视为社会中的异类而无法正常在社会中生存。因为他们的到来会妨碍社会的发展,于是这些人只能艰难地在社会中求得一席之地。
苏格拉底的观点是只有受过教育才能爬上那陡峭的坡面。但我认为教育并不是达到理性的世界的可行的方法,至少当今的教育不是。因为大多数的教育者自己都从未见过那洞外的阳光,照本宣科,沿袭旧制,最终教育结束之后不过是让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自己的地位。而实际上也就是在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评价影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地适应山洞中的黑暗。于是学生更加将墙上的影子信以为真,更加遵守山洞中的规矩。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那样的人,我们需要人们挣脱自我感知的枷锁,将长期禁锢自己的价值观打破,用理性分析世上万物的因果,由我们所见所感的意识中发现真实的客观世界,向着一道微光踽踽前行。在真正的教育出现之前,要经过向上的转变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
实际上,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还涉及到知识的起源,二元论问题,真实和其本身的属性,理想形态,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政制问题。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只能谈这么多了。
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对自己所知道的能坚信不疑吗?也许有一天,一道微光就能在我们最基础的假设上面击穿一个洞。而问题在于,你会打破黑暗的禁锢,社会的制约,冒着双眼被灼痛、为人所恨的危险,挣扎着向那微光前行吗?即使这也许会让你失去亲人和朋友,让你难以再次融入社会。或是你没有勇气做出改变,更愿意沉浸在熟悉的幻想当中?
灵魂究竟是无法适应从光明进入黑暗,还是适应不了从黑暗进入光明呢?舒适而虚假,痛苦但真实,你会怎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