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我的前半生》居高不下的点播量,话题也多了起来。作为一个伊琍粉儿我追剧的同时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爱上身边人?
近几集的剧情,演绎的是在子君和贺涵的工作,生活交叉点愈加增多时,两个人不免对对方产生感情。而子君救星般的闺蜜唐晶也从香港回到上海。三个人总有些别扭。
我问妈妈:你希望哪两个人在一起?
妈妈说:我有点搞不懂啊,为什么就只看身边人啊,难道真的就只有闺蜜的男友才适合自己?
正在看剧的我一个猛回头吓我老妈一哆嗦。
老妈这思维都能赶得上我了。
还记得电视剧刚开始播出,就有人吐槽和原著相差甚远,剧情改动幅度大。我就上网搜了一下亦舒原著的发展以及结局。
贺涵的原型是书中的翟有道,而翟有道就是子君的最后归属。他们是在距离上海以及书中背景的香港大半个地球的国外相遇,相知。
颇有种千里姻缘,漂洋过海的感觉。
我看后咂舌,不论是背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的结局,书中的发展都是我所钟爱并幻想着的完美版:没有抢闺蜜男友的狗血剧情,子君也不是泼辣蛮横的公主太太。书里的感觉,文艺且忧郁,不回头且不将就。
不论多远,对的人总会遇见。其实我们都知道的,世界何止脚下那么近,对的人何必在身边。
有人说:只要知道最后是和你在一起,过程如何艰辛我都愿意。
爱情就像一杯星巴克,你如果不告诉他把原味糖浆换成水蜜桃,他永远告诉你只有这款:感情不是老天送到你嘴边,感情要自己争取的。但是付出和回报会成正比。
所以艰辛点,我们不怕。
作为一只马伊琍和靳东组cp的粉刷酱,最害怕他们没有在一起,也最害怕他们在一起。
如果他们没有在一起,子君会有一万种可能,她可能在剧里遇见她的翟有道,或者瞿有道(两个字我永远分不清)。那个男人一定会人如其名,爱得有道理。
如果和贺涵在一起,唐晶将永远是他们之间一把无形利刃。
我想,或许我们看别人的人生时总要想想不一样的结局。电视拍的只是三五个人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却不止三五百人,我们的爱人也可能正在远方,中国的东南西北角感叹:这么热的天,给老子个另一半吧,西瓜都给你,连空调也送你。
02
暑假回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听妈妈讲七大姑八大姨的故事,一不小心就是个谈资。
我妈说:谈恋爱不着急,像你这么早恋的,两个人要是不上进,以后的路根本走不下去。以前总喜欢掐你脸蛋儿的那个姑姑你还记得?她家你姐姐,可不就毁了。
姑姑家姐姐,是我们这个小镇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她妈妈见人就说,谁说女子不如儿郎。
姐姐在老家念高中时和一个男孩儿青梅竹马。后来姐姐去了南方上学就断了联系。
毕业后由于专业是医学她就北上到帝都某医院当了护士。
高中时喜欢她的男孩儿没有念大学,老早就去北京当北漂。两个人就那么猝不及防地再一次相遇了。
在北京独立生活确实乏味辛苦,快节奏高消费,人是很容易累的。过不久那男孩儿就劝姐姐:咱们回老家开个私人诊所,不比在这里冷饭冷菜来得舒服。
姐姐本身没什么主意,就和他一起回了家,然后不听父母劝,执意嫁了。
我说后来呢?现在怎么了?
妈妈说:就上次你妹妹看牙的那个牙所,就是啊。你认不出来你小姐了?
我仔细想想,不是认不出,是不敢认。姐姐考学那时候我挺小的,只觉得她是仙女,一颦一笑我见犹怜。可如今,早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她的竹马也不在诊所。妈妈说那男人好赌,被强制教育好几次了……
03
没有人可以保证,如果当时姐姐留在北京可以生活得比现在好。
我们谁都无法保证未来,也无法后悔过去。但是,我们可以做出选择。
我在想,人生怎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去过南方,到过北方,来来往往的人最多,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和身边的人在一起?
因为脆弱吗,因为贺涵可以照顾子君?因为男生可以在北京陪伴姐姐孤独忌惮的灵魂?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一次选择,有可能就是一辈子啊。
我们为什么要为了短暂的安全感而放弃一辈子的选择,我们为什么要为了短暂的选择,而放弃诗和远方的自由。
一辈子是很长的,有足够的时间来认识更多的人,对自己最好的负责就是不怕等待与人来人往的选择。
我不否认身边人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也相信,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远方看见对方的回眸,我想,那必然是千姿百态,顾盼生姿,一生难忘,对的感觉。
如果我是子君,离开贺涵,我不着急遇到下一位人生导师,我不着急,但我一定把这事,放在心上。
毕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玩笑话,我已经得到最好的了)
我们总要独立,才有资本,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