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地处北京西北郊香山附近。在园林古迹众多的西北郊,成立于1956年的植物园算是相当“年轻”的一处,但依然有秀丽的风光与深厚的历史积淀,不仅有秀丽的山水,还有卧佛寺,曹雪芹故居,梁启超墓等历史遗迹。
植物园成立虽不过六十余年,但北京之郊向来就是旅游胜地。风景秀丽,自然会吸引僧人在此营建寺观,亦吸引不少名人埋骨于此。建国之后,植物园在此建立,将卧佛寺,曹雪芹故居,梁启超墓等古迹“囊括”其中,后来逐渐修建了盆景园,温室等建筑,因而植物园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仔细游览,数日才能走遍。
我们在一个夏日的周末在植物园游览一日,不过浮光掠影,而且未能尽览。
植物园地处山谷,又有山泉流过,后人筑坝蓄水,形成湖面,漫步园中,时常可见山水相映。
一、花海
植物园既然是植物科普之地,自然花木繁多。园内有月季园,牡丹园,桃园,丁香园,树木园,海棠园等专题植物园区,将同类植物集中于一处,花朵盛开之时,宛若云霞。每逢春暖,迎春,桃花,海棠,郁金香,丁香和牡丹等次第开放,引得游客蜂拥而至。植物园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已成为京城一大花事。
我们来植物园,春日的群芳已经凋落,大片花开的壮丽景色已不得见,却换成了满目葱郁,游人少了,山谷愈加幽静。而且路边有不少小片栽种的花卉,让人目不暇接。
二、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设于曹雪芹故居之内。曹雪芹晚年生活落魄,从京城移居此地,并在此写成石头记。
故居西厢房内曾发现题壁诗,推测是曹雪芹的墨迹。然而这处房屋平日大门紧闭。
近年将这处故居辟为曹雪芹纪念馆。
游曹雪芹故居的意外收获,是院内的芹圃学坊,一家布置非常古雅清新的书店。据说此地每周六会组织雅集。
三、梁启超墓
风景秀丽之地也常为风水宝地,诸多达官显贵,名士高人埋骨于此。园内尚有梁启超墓园,张绍曾墓园和孙传芳墓园保存较好。在曹雪芹故居外,有一处碑林,收集诸多碑刻,大部分是墓碑。
梁启超墓园。梁启超墓和纪念亭为梁思成设计。
四、川西碉楼
园内的几座碉楼。这些碉楼,是乾隆年间为平定川西金川地区叛乱所建。为平定叛乱,乾隆帝投入将近60万兵力,耗时近三十年。投入之大,居乾隆十大武功之首,史称大小金川战役。金川地处川西横断山区,以藏民为主。历史上长期实行土司制度,时至清朝,为巩固统治,杜绝“反清复明”,进行了“改土归流”。部分不服管束之徒发起叛乱。金川地区的民居多带有高大的碉楼,叛军据此坚守,给清军带了了巨大的麻烦,为研究和训练攻占碉楼的战术,清军在此修建了众多碉楼。
时至今日,碉楼大多坍塌损毁,只有寥寥三座尚存,述说着当年的血雨腥风。
五、卧佛寺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清代改名十方普觉寺,然而都不如卧佛寺这俗称深入人心。顾名思义,俗称来自于寺内的元代铜卧佛。现存建筑基本为清代所建,但平面布局还保留着些许唐朝风貌。
未入卧佛寺,就已经被寺前的古柏林荫道所吸引。
佛寺的正门,是一个巨大的琉璃牌坊。
放生池东边的一棵树。远看以为是两株柏树“勾肩搭背”,近看才发现是一棵柏树和仿制成树干外形的支架。
放生池之后,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经阁。
寺院得名于铜卧佛。卧佛位于卧佛殿内。
寺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廊庑环绕的矩形庭院内,这是唐宋寺院廊院布局的遗意。
六、宿根植物园
与卧佛寺一墙之隔,是宿根植物园,平面布局采用规则的几何式布局,似西式花园。
七、盆景园
盆景园,采用了岭南园林建筑的风格。这是植物园内一处园中园,小巧精致,移步换景。本人对盆景艺术并不感冒,却为园林的曲折幽静所吸引。
园中的水面,是该园的景观中心。环绕水面,依次有游廊,水榭,垂柳,曲桥,景观丰富多变,又通过借景手法,将远山纳入园中。水榭应该是观赏园景与远山的最佳位置,却不对游客开放,甚为可惜。
北京植物园占地很广,内容丰富,虽起早贪黑,仍有许多地方未及游览:温室,樱桃沟,科普馆,孙传芳墓等等;因为错过了花期,丁香园,海棠园,桃园等只是匆匆走过;因功课做得不到位,和张绍曾墓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