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5
小人缺钱,君子缺德。君子能看到自己缺德,缺得厉害,缺得着急,所以时时刻刻要克己复礼,修德笃行。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王阳明跟同学们说:“这段时间你们见到我时很少提问了,怎么回事?人不用功,就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认为只要按过去的方法接着往下走就行了。殊不知私欲日益增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就会多一层。着实用功,就会发现大道无穷无尽,越探究,就越精深,必须做到精确明白,没有一丝一毫不彻底之处才行。”
这是接着讲前面道之表里精粗。你若认为自己知道了,知道的只是表,只是粗。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不是因为自己懂了,只是因为自己不用功,只要用功,便能找到那不懂的地方,再把它搞懂。懂得越多,发现的不懂的地方就越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行动中再探究,知行合一,永无止境。
什么时候做到精确明白,没有一丝一毫不彻底之处呢?不知道,学问要彻底,还有行动要彻底,凡事彻底,把平凡的事做彻底,扫地扫彻底,擦玻璃擦彻底,应事接物待人,事事精确彻底,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彻底,就是中庸之道。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陆澄问:“要知至,然后才可以说诚意。如今对天理人欲的道理,还没能尽知,如何能做到克己的功夫呢?”
陆澄所问,是《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有逻辑顺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顺序,后面的好理解,要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能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但是前面的就不好理解,诚意正心,我诚意正心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先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呢?
朱熹注解说: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知所止,是止于至善的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最中正的标准。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对天下万物,无物不知,无知不尽。如此说来,要无物不知,无知不尽之后,才能诚意正心,才能再进入下一环节,修齐治平,那同学们难免气馁,啥时候才能开始啊?陆澄问的就是这个。
但是,如果按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存在。格,是格正,是《孟子》中“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就着自己每天遇到的每一事,每一物,去格正自己的心,格正了之后,不就正心了吗?知,是知善知恶,知善知恶,一心向善,不就诚意了吗?那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这逻辑就顺了。
王阳明说:“一个人,如果自己切实不断地下功夫,那么对自己的心,对天理的认识自然日益精微,一天比一天看得分明;对于自己心里的私欲,也一天比一天看得精微,看出自己的‘小’来。如果不下克己功夫,那成天只是嘴上在说,终究看不清天理和私欲。这就像人走路一样,走一段,才认识这一段,没走,就是空口白说。走到岔路口,有疑问就要提问,问明白了再走,这样才能慢慢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现在人们对于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于已知的人欲不肯去除,还自顾自的在那操心自己不能尽知,空口白说,有什么益处?把那克己功夫,克到自己无私可克,再去愁没能尽知,也还来得及!”
克己功夫,克制自己,克服自己的私欲,战胜自己。
克己,首先要认识自己,看见自己,看见自己什么呢,看见自己“缺德”!我们都以为“缺德”是骂人话,小人都认为自己缺钱,别人缺德;君子则能看到自己缺德,缺得厉害,缺得着急,所以时时刻刻要克己复礼,修德笃行,一段一段走,一天一天克,知行合一,走完一段,复盘体会一段。走完一天,三省吾身,复盘总结一天,如蘧伯玉,到五十岁,过去四十九年自己做错了什么全知道,全总结过,格正过。
小人呢,已经知道的事不认真体悟、存养、笃行,自己手上的事不认真做,成天着急,还有多少事我不知道!买书看——主要是拼命买书,其实一本也没看完;到处跑场子,听论坛,上各种课程——越学越迷糊,全是白费,全是废动作,全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