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起参与读写训练营的朋友,发来一段每日打卡,请我帮忙看看,能不能升华作为一篇一周1500字的作业去投稿。
时间已经临近11点了,我仔细看了,这是一个给高中生做专业选择的咨询,有故事,有感受,也有对专业技能的运用。生活的本来面貌是如此丰富而立体的体验,但是我们有时候转化成为文字后,却发现,丰富变成了寡淡无味,立体变成了平铺直叙,在我们实际经历的和呈现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可以发生一些什么,让我们的呈现不好或者好呢?
很多朋友都说,因为自己文笔不好,写出来不忍直视,干脆就不写了。
文笔,是修辞的部分,是“形”,可以模仿,可以锤炼,也可以用10000小时定律。但是很多时候,文笔不是决定性的要素,在落笔之前,更为重要的是“文心”。
临睡前,我又翻开了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合著的《文心》,这是一本写于民国时期,给中学生看的一本写作书。但是翻看起来,对于我们还想在写作方面有点提升的现代成年人来说,一样非常有价值,因为,他们说出了非常重要的写作的“心法”论。
全篇都是两位中学生上语文课为主线,其中有一篇,就提到了“文心”。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就说,“诸君请放下手里的笔,在怎样的情形下,我们才提起笔作文呢?”
这可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看起来是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些什么。其实是要搞清楚,作者和读者之间究竟是由于什么而链接起来。没有换位思考过读者想看什么,那么,作者写得再自嗨,读者就是无感。
提笔前要想的,就是“文心”,简单概括就是“知”“情”“意”,也是韩大爷在第三课里跟我们分享的,传播价值,情感的交换,抚慰心灵。
“知”是知识、把你知道的分享出来,传递认知打开人的视野,带我看到不曾了解的大千世界,我学习和了解,搞明白的事儿,也剖析给你看,譬如说看一部科教片,纪录片,了解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史明鉴;或者某个心理学家生平和理论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情”是情感,用情感的体验,和读者产生共鸣,唤醒了读者曾经的体验并且也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和你一起喜怒哀乐,譬如,你看《芳华》,你会跟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一起感同身受,感慨命运无常,年华流逝,尤其是看到战争,身临其境后,觉得活着多好。
“意”是意义,给人启发、引导,疗愈、解惑,升华,是自己顿悟了分享给你,让你也一样能够想明白,譬如说你看《寻梦环游记》,你也了解了墨西哥的一些风俗,也跟着小主人公一路嬉笑怒骂,最后走出电影院,你突然领悟了一点点关于“梦想”,关于“追求”,关于“坚持”的意义。
所以,一个好的文章,可能会有三颗心,也可能只有有一颗心。但是如果连一颗心都没有了,那么就不忍卒读。
回过头来说说昨晚朋友的这篇关于给孩子专业选择的咨询,走的浅一点,是关于专业和知识的分析,大家搞明白你用了什么理论什么流程,帮人家把问题一点点解决的,这个可能对我们解决类似问题有借鉴的价值。这是“知”。
深入一点,可以写出在咨询过程中,主人公讲述自己成长故事时的感受、情绪,以及作者和主人公之间的感同身受,为何与其产生了共鸣,可以哀伤,可以焦虑,可以感慨,可以困惑。读者会说,对对对,我当年也是这样这样,如此如此,可以读出眼泪,读出会心一笑。这就是“情”。
再深一点,可以写出一点意义,为何明明是自己喜欢的却不去选择,为何活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阻碍了成为自己,是童年的伤痛,还是自我限定性信念,如何在你的引导和教练下,你们一起翻越了障碍,找到了目标和出路,读写也是恍然大悟,这就是是“意”。
曹丕在 《典论·论文》有一句名言,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在三颗“文心”之后,我认为,其实还有一颗更重要的“心”,就是我们的发心。正如曹丕所说,年寿和荣乐都有尽,可即使这样,你还是要提起笔去写一写,那么,你留给这个世界一份什么样“不朽”呢?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用“心”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又会走出怎样的未来呢?
这便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世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写作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一个比自我更宏大的人生,在积极心理学里就有这样一个术语,叫做“big life”,而这也是幸福人生的要义!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写作,我们可得用“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