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我的假期生活丰富了一些。尤其是疫情当前,我们也只能宅在家里。每天除了一日三餐,收拾家,如果一味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生活就显得了无生趣。
继续跟着常老师一起读书,与读书爱好的朋友们一起读常老师的书。《怎样才算具备阅读能力?》这一节内容,于我,有些陌生。但是读了几遍之后,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读着读着,我读懂了。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自主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参与作品意义建构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面向未来。”读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不重视孩子们的阅读工作,原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自己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诚然,要培养全校师生的阅读习惯,不是没有方法,而是取决于自上而下的管理者有没有重视这一项工作。有没有重视又取决于管理者有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是否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虽然学校教育质量依然很高,但是,从长远考虑,没有阅读相伴的学校和师生应该是没有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人的阅读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级:一是感知;二是关联;三是鉴赏;四是创造。常老师说,很多时候,人们的阅读往往停留在感知、关联的层面上,很难上升到鉴赏、创造的高度。反思我自己的阅读,我也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不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因为,我总是在忙的时候忘记了阅读,尤其是开学以后,总是以忙为借口,想起时读上几页,否则就将书籍束之高阁,不曾想起。前几天参加完张文质老师的写作研修班,在教育行走学习共同体示范引领下,我决定要跟着大家把书读起来,把文写起来,而且是坚持每天都要阅读,坚持每天都要写作打卡。这样做,纯属是个人比较喜欢这两件事情,所以即便其中饱含着累和苦,但我一定要“乐此不疲”的坚持下去。
阅读不是为了读而读,我应该向常老师所说的方向努力。“把所阅读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经验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将阅读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相联结,让自己跳出书本的局限,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将阅读所获迁移到新的情境之中,把死书本化为活材料,由旧知识生成新思想。”言下之意,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学以致用,将阅读所学所得实践在工作中。
“想着读上几本书就能把握某一领域的核心,是不现实的;期望通过临时抱佛脚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坚持不懈地开展阅读,经由一段时间的积淀,才有可能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变化。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摈弃各种功利的思想,纯粹地投入到阅读之中来。”常老师的语言非常激励爱读书的人,而且这文字里隐藏着读书的方法,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读书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做到踏踏实实,坚持不懈。
常老师说了,一位教师要想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根据读的感悟,我罗列出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1.阅读能力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2.斋藤孝的基本的标准:一个人如果读过由高品质的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优秀文化图书100册,读过近些年来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新发现并出版的知识丛书50册以上,才可以说这个人具备阅读的能力;3.养成阅读的习惯,能够辨别书籍品质的优劣;4.将阅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阅读能力;5.在坚持阅读的同时加强写作,也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五条内容,既有阅读能力建立的方法,也有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的感触就是读到了就是赚到了。“开卷有益”,一点儿不假。每读一次,那些带有鲜活思想的文字都会赋予我们无限灵感与震撼,让人久久回味,陶醉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