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风紧。珠海好似也进入了早秋。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问我要不要寄厚衣服,有没有想家。我说:“不想啊,就是想吃......。”我一连串报出了好多家乡美食,妈妈轻笑了几声说我是个小馋猫。挂了电话,我倒又开始想念家乡的吃食了。
说好的乡愁,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乡馋,满脑子都是以前捧着某种食物专心致志的样子。
本以为到广东来上学的我会无限向往粤式早茶。万万没想到,在广东呆久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心念念的却是从前最常见的那些吃食。
如果你要问我最想念的是什么,那一定是煎饼果子了。
现在问高中同学,你最怀念高中的什么?不出三句话你一定会听到“煎饼果子”。高中食堂的煎饼果子,是我们心中食堂唯一好吃的东西。高中的时候,如果有同学有些扭捏的问你“下课你要不要去食堂?”那一定是想让你帮他捎一个煎饼果子了。那时候老师一说下课,总有几个人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去,径直奔向食堂,要上几个煎饼果子,然后气喘吁吁却心满意足在一旁等,一个人拎着四五个是一点也不稀奇的,。如果运气不好老师下课晚,去到食堂,阿姨会遗憾的告诉你前面还有十几个要等,那人便会耸耸肩,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垂头丧气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食堂,好像在懊恼刚刚为什么没有跑快一点。那时候的课间,是书香混杂着蛋香葱香酱香的。偶尔上课了,还会看到有同学嘴角上残留的甜面酱,有时会暗示他快点擦掉,有时老师先看到了就会被揶揄一番,大家害羞又满足地笑一笑。多少美好的时光,多少欢声笑语,就随着那煎饼果子,一齐下了肚儿。那时阳光总会穿过窗户照进来,洒在每一个人笑脸上,阳光暖暖,只觉得肚子很满足,生活也很美好。
我想,最深刻的感情,大抵都藏在吃食里了吧,一口美食,一段回忆,当细细咀嚼品味美食时,那片片回忆也随之涌来。我们怀念食物,大抵也是怀念那些食物承载的美好的回忆和内心最深刻的感情吧。
但如果你问我济南最好吃的煎饼果子在哪,那我一定会说是我们小区门口那家。
与它第一次接触还是小时候。寒冬清晨,还想在被窝里眯一会的我又被老爸无情的拉了起来,“走!跟我吃早点去!”眼前还一片朦胧的我,不情不愿的跟在老爸身后,脑子里还在回味刚刚未做完的梦。
老爸带我来到了一个小摊儿前,虽然天气冷,但小摊儿还是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好奇的我凭借灵活瘦小的身躯顺利的挤进了最里边。只见师傅右手舀了一勺面糊,用刮板抹匀在煎饼锅上,左手拿起一个鸡蛋,“咚”的一声磕碎,打在面糊上,推开,再撒上一把葱花,小小的绿葱花在热热的大锅上“坐立难安”,发出“滋--滋--”的声音。这时候已经有缕缕香味儿传出来了。又见师傅手一抬,还没等我看清发生了什么,煎饼就在空中转体360度- -翻了个面,然后把油条或者薄脆放入,抹上面酱,撒上一些芝麻,一套煎饼果子就这么做好了。浓浓的面香和鸡蛋的香气把我沉睡的胃也唤醒了。黄色的煎饼、绿色的葱花、红色的辣酱,单单是看着颜色,就让人胃口大开。我偷偷咽了下口水,急急忙忙也点了一份。从师傅手里接过比我脸还大的煎饼果子,一时不知道从哪里下口。咬下一口,绿豆面爽滑,果子脆香,还有酱的浓郁和芝麻的诱人,我甚至觉得,老师傅每做一套煎饼果子,都仿佛在做一件艺术品,虽然它平民之极,却也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之后,每逢假期,我总会去这个摊儿上,买上全家人的早点,再配一杯豆浆,一天的好心情就开启了。去的次数多了,老师傅也就认得我了,有时候人少,他也会跟我闲聊几句。
“我做这行几十年了,虽然不比那在酒楼里的上档次,但还就是咱这种小摊的好吃,正宗!”
“这煎饼果子啊,还是绿豆面儿的香。果子一定是当天新炸的,这样才脆香焦黄。另外,撒在煎饼上的一定要是切的细细的香葱末。”
“听说现在有商贩,为了让果子大一点看起来好吃一点,竟然去打那个什么膨化剂,哎哟,真是丧良心哟。咱这种做街坊生意的,还是得做良心活。”
“唉,我家孩子嫌这行又苦又累,早就去别处打工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久咯。”
......
上学期暑假放假回家,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小区门口卖早点的地方。周围低矮的平房已经变成高楼大厦,自己才离开半年,竟已不识得曾经的街道小铺柏油路,明白原来屈指可数的年岁里,城市和人可以飞速演变成另一张脸。所幸老师傅还在。他见了我还是笑吟吟的,一边与我闲聊,一边还是用熟练的手法给我做他的“艺术品”。薄薄的煎饼,又韧又软的油条,点睛之笔的甜面酱,说实话,要是平时在济南,我多少日子都不一定能为了它早起一次。但久别重逢时,只有一个煎饼果子下了肚儿,熟悉的味道涌入口腔,这才算解了乡愁。
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印象最深的便是“莼鲈之思”。张季鹰因为思乡,怀念家乡的美食,竟然辞官回乡。美食,承载着回忆,承载着坚持。我相信,再不羁的人,也会在深夜想念儿时的吃食;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有一种美食使他柔软。大抵美食,既是人们心口的朱砂痣也是那“床前明月光”吧。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吃一套煎饼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