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1894年,由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氏族联合建造,历时七年。
如今它坐落于老城区市中心,在众多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兀。
这座祠堂荟萃岭南艺术的精华。它的围墙很高,清一色灰砖,墙角有精细的雕刻。
进去大门,院落不大,厅堂设计得很规整,以【聚贤堂】所在的直线为中轴线,五座三进,九堂六院,错落有致。院落中有盆栽搭衬,令人耳目一新。
过廊窄小,院墙高深,抬头只见一线天,略觉压抑,颇有“庭院深深”之感,顶檐精雕细琢,釉彩艳丽。
朴实的灰砖与眩目的釉彩搭配,整齐的院落与奇巧的盆栽映衬,初看古拙凝重,细观精致华美。一张一弛,无声地阐释着低调的华丽。
厅堂作为展览馆,其中一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塑,木雕、象牙雕、砖雕、瓷雕、铸金雕....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核雕,件件精巧入理。
广东人不仅什么都敢吃,还什么都能雕——有创意,有新意。
穿过一条条长廊,天空被高高的青灰砖墙切割成一条狭长的线。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陈家祠由广东华侨投资重新修整了一番。
早年间,他们曾在一个薄雾迷蒙的清晨,从美丽的珠江口岸扬帆起航,四处流浪,开启一段神奇的历险。
他们为了宏伟的心愿而出走,可无论走多远,过去多长时间,心中对家的信念,永远不变。
当许多远游的人早已在异乡扎根,入乡随俗,广东人仍坚持着故乡赋予的习惯。
即使最后在异乡安家,也依旧操持着故乡的方言,买房置地、置办货物,皆依从乡俗。把异地变为另一个故乡。
也许他们内心深处依然保守,所以不论身在何地,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方式。
可他们天性喜好闯荡,无法停止流浪。而他们灵活圆滑的处事方式,又能巧妙地使人接受这种顽固的做派。
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比常人更了解家的含义——
心中有家,走到哪里,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