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帝时期,在齐王府里,有一位管理仓库的主管叫淳于意。
有一次,淳于意无意间得罪了齐王府的一个官员,于是祸从天降,他被安上贪污渎职的罪名。齐王要把他押往国都长安接受审判。
当时的皇帝汉文帝提倡节俭,如果谁犯了贪污渎职的罪,结果不是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并涂上墨),就是被砍断手脚,甚至被判处死刑。
淳于意又惊又怕,一家老小也吓得面无人色,哭成一团。只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比较冷静,一直在想解救父亲的办法。
终于,缇萦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要跟随父亲一起去长安,上书皇帝,愿意以自己入宫当奴婢为条件解救父亲。
就这样,在解差的催促下全家人抱着渺茫的希望,送父女俩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淳于意虽然知道汉文帝是个贤明的皇帝,然而他住在深宫中,年仅十五岁的、未见过世面的女儿能见到皇帝吗?皇帝会相信她的话吗?淳于意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到长安,走进大牢。
在路途中,缇萦写好了上书皇帝的状纸,并且一直鼓励自己说:“我要勇敢,为了救父亲的命,一定要勇敢。”然而,这个年仅十五岁的乡间女孩一到长安,立即觉得手足无措,投诉无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有一位好心的官差告诉她,最近皇帝要外出打猎。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一个小姑娘要想拦驾上书救父,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在古时候,拦驾是不尊敬皇帝的举动,要被杀头的。然而缇萦毫不畏惧,决心要冒死面见皇帝,上书救父。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清晨,衣衫单薄、满面愁容的缇萦跪在路中间,双手高举状书,等待皇帝车驾到到来。
远处尘土飞扬,皇帝的车驾终于来到眼前。一番传话,经皇帝同意后,左右武士像拎小鸡一样,把瘦小的缇萦押到皇帝跟前,随从把她状纸递给汉文帝。
只见状纸上写道:“我的父亲淳于意为官廉价奉公,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事情。可现在他却被人陷害将要判刑。更使我难过的事,死刑或肉刑都太残忍了,犯罪的人以后想改过自新都没有机会了。请皇帝同意以我做奴婢来替父亲不在受刑罚。”
汉文帝看完状纸,再看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小女孩,心里立即涌起怜悯之心。想到如此瘦弱的女孩,为了营救父亲,竟然冒死上书,这种深明大义的胆识与孝心实在是令人感动,于是立即赦免了她父亲的罪行,而且第二天就下了一道取消肉刑的诏书。
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从此传遍天下,留下了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