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初中的时候,才第一次完整的读到《红楼梦》,这也是我阅读生涯中的第一本小说,等我能够完全拥有它,是在已经参加工作,有了第一个月工资以后。
我知道有这本书是在小学,在同学借我的小人书上。那时候我们也管它叫画画书,因为占了大量篇幅的是图画,有彩色也有黑白的,题材广泛图文并茂,像《铁道游击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闪闪的红星》,还有杨家将聊斋隋唐演义里的一些故事,都在小人书里出现过。我对小人书的痴迷日甚一日,不夸张的说已经到了不吃不喝不睡觉的地步,它们经常出现在我的书包里枕头下,后来渐渐出现在课堂上,书本下,因为实在拒绝不了它的诱惑。借到一本小人书就想立刻一睹为快,因为一本小人书有很多同学等着看,如果不想被人催着还,只能加快进度。还有些租来的小人书,你也得赶紧看赶紧还,我记得那时候租一本小人书一毛钱一天,如果你早早的还了,还能再借一本来看。偶尔也有不收钱的时候,因为摆书摊的是我们家的老房亲戚,我妈让我给她喊老太太,如果我嘴巴勤快一些,老太太有时候就不收我的钱,偏偏我小时候特别不爱喊人,嘴巴金贵所以经常是钱吃亏,经常饿肚子,因为家里给的吃早饭的钱租了书。
比起枯燥乏味的语数外,我更喜欢那些图文并茂携带方便的小人书。我记得有一次借的那一本里,恰好有晴雯撕扇的那一节,图上撕扇的场景印象深刻,一妖娆女子花枝乱颤立于乱石旁,我几乎能听到裂帛的声音。所以那个叫晴雯的妖娆女子在我心里,在大观园那些美不胜收的丫头堆里脱颖而出,这样一个聪敏的、活泼的、热情的、长的又美的女孩,我真是喜欢,后来又看到补裘的一节,喜欢里便又多了些敬意。现在谁跟我提《红楼梦》,我马上就想起她含着娇带着嗔撕扇子的情节,在大观园的丫头里我最喜欢的也是她,可惜命运凄惨,我当时看完甚至恨宝玉不能保护她,觉得宝玉是个懦夫,只知道胡闹到最后大难临头谁也保护不了,心想我以后才不要找这样一个软弱无能的男人。
后来上了初中,我的语文老师,一个胖胖的平时爱看闲杂书籍,出口就能引经据典,又会写漂亮毛笔字的老头,又郑重其事推荐了《红楼梦》,我想这么牛的老头推荐的书,我一定要看看,更重要的是零零碎碎看的那些小人书,一点也不完整,已经不能满足我当时对小说对文学书籍的那种饥渴。
幸运的是八十年代读经典的风气比现在旺盛,恰巧没过多久供销社卖的几本书里有一本就是它,可是我没有钱买,家里也没有钱给我买这样的闲书,况且还是谈情说爱的闲书。我妈那时候只让我看郑渊洁,但是我觉得那些童话故事实在太小儿科。我每次放学从供销社路过,都忍不住晃进去多瞅几眼。终于有一天,我被一个同学拉去买文具,她在旁边挑挑捡捡,我就趴在柜台上朝那些砖头一样的书张望,至于有没有流口水我已经忘记了。一位认识我的,应该跟我们家还沾着点亲戚关系的胖阿姨过来,笑着跟我说:“你是不是想看书?你要想看就进来看吧,别把书弄坏就行了”。她轻描淡写说出这些话,我听着却觉得一颗心几乎是要蹦出来,我甚至在回家的路上想要能够成为她的女儿该多好,这样天天都可以有免费的书看了。从此我第一次走进《红楼梦》,从此半生痴迷。
在我当时蒙昧的心里,整部《红楼梦》我只专情于宝玉和黛玉,我强烈希望他们俩能够在一起,所以只要有他们在一起的章节,我读的格外仔细,生怕漏掉一个字,不惜一读再读到最后几乎可以背下来那些台词。黛玉写的那些词也被我抄的到处都是,我还在作业本上画过几幅她的画像,送给了跟我一起同甘共苦,因为不好好听讲罚站的小知己。有时我也会学着她对着月亮,还有院子里的凤仙花,偷偷洒几滴莫名其妙的泪,再到本子上写几句煽情的话,我记得写了满满一本子虚无缥缈的爱恨情仇,只是那本子最后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个男生的手里。
我不知道别人读《红楼梦》是怎样的体验,当时十几岁的我越往后读越不喜欢,可能心理上已经认同曹公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总觉得是狗尾续貂是不应该的无中生有的,总觉得不及前八十回精彩,对于续者后来对书中人物的命运的安排也不喜欢,暗暗惋惜丢的四十回,又在心里骂续作者对于我喜欢的人太过于残忍,比如宝黛比如晴雯。对于我不喜欢的,比如宝钗袭人等人却又极为宽容。心想如果是我写,我就让宝黛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最好是觅一处世外桃源,种桃种李种春风,养鸡养鸭养娃娃。我甚至想自己动手改写那样的结局,终因种种原因放弃。有一次我读到张爱玲的一篇文章,好像也是说她那时候改写《红楼梦》,我就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好感,然后爱屋及乌买了好几本她的书。《红楼梦》里,我尤其讨厌宝钗,袭人,更不要说八面玲珑的王熙凤,我觉得她们虚伪藏着心机不诚实,后来我才知道不是她们不诚实,她们只是太入世,而黛玉是游离在那个世界之外的,书上说她是世外仙姝,是有道理的。所以比较起来没有孰优熟劣,谁对谁错。
三十年过去,我再不必眼巴巴看着一本书流口水,再不必为一本书打着手电筒在被窝耗费几个晚上,再不会因为看闲书被父母责怪,但看书的热情也锐减。然而对《红楼梦》依旧喜爱,只是不再只钟情于宝黛之间唯美的爱情,觉得最后他们一个香消玉殒,一个出家,相比其他人已经很好,不必经历俗世颠沛流离之苦,这也许是作者对他俩的厚爱。反倒是对宝钗,袭人,包括对王熙凤等人有了一些深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