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投资者的目标不应该是挑选牛股——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帮手(投资顾问和基金经理都不能做到),而应该是同时拥有所有代表性企业的股票。总体而言,肯定会表现得很好,一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沃伦·巴菲特(2013年致股东的信)
主动基金—— 哄来13万亿美元的营销谎言
你看一看扣除费用和税收之后的净收益,就会知道在比较长的期限内,你几乎没有可能战胜指数基金。
——戴维·斯文森(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我们已经做出了第一步的决策,我们已经有了储蓄,那么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储蓄花在什么地方呢?
相比起剧烈波动的股票,想必基金是大家更好的选择,但是事实的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里以金融行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
目前美国有7707只各种各样的基金。但是美国股市只有4900只股票(截至本书数据),基金比股票还要多——所有这些基金都在竞争,抢夺为你管理投资的机会,他们都说自己能够帮助你战胜市场。
但是统计数据就摆在那里:96%的基金业绩未能追平市场或者战胜市场,在任何一段持续的时间里都是如此。
“你不要想去战胜市场,没有人能够战胜市场!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金牌。”瑞·达利欧特别强调,他碰巧是极少数投资比赛金牌的获得者之一,而且他非常诚实,才会像我们发出这样的严重警告。
业余投资者根本别想战胜市场。
甚至是沃伦·巴菲特——尽管他以发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的神奇能力而闻名于世——也警告说,普通投资者根本不想要选股或者选股战胜市场。在他著名的《2014年致股东的信》里,巴菲特解释说,当他去世以后,他的作为信托留给妻子的钱,只能投资于指数基金,这样可以让成本最小化,让潜在收益最大化。
巴菲特非常确定,即使是专业的选股者,长期来看也不能战胜市场。他的嘴怎么说,他的钱就会照做,他言行一致。
数据说话
1894-1998年,一共15个完整的年度,200个基金经理中只有8个人战胜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就是说,你想从这200只基金里面选出战胜市场的8只基金,概率为4%。
那么追逐业绩排名把我们伤的有多惨呢?从1993年12月31日到2013年12月31日,20年的期限,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9.28%,但是公募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只有2.54%。天啊,基金投资人比市场平均业绩要低近80%。
在现实生活中,这意味着财务自由和财务绝境的巨大差别。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投资10000元到标准普尔500指数,那么20年后,这笔钱将升值到55916元,财富增长了五倍多。如果你投入主动型基金,那么20年后,它只能变成16386美元,财富增长不到两倍。
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
大部分人总是低买高卖,结果却总是高买高卖甚至高买低卖。我们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从这只基金跳到另一只基金,跳来跳去。我们总想抓住一只业绩更好一点儿的基金。
但是当股市下跌时,我们再也忍受不了账面损失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巨大痛苦,然后就把基金低价抛售了。但当市场上涨时,我们又会大量高位买入。
正像一个著名的基金经理巴顿·毕格斯所说的那样:“牛市就像性爱,快要结束的时候感觉最爽。”
全天候投资策略
你可能会遇到牛市,也可能会遇到熊市,也可能遇到横向盘整市。谁知道呢?关键是需要你的投资做好准备,迎接时间的考验,做一个全天候投资组合——未来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市场会上涨也会下跌。
你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自己选择股票或者自己选择业绩最好的基金。
购买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让它占到你所有资产的一定比例,这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到目前为止,股票是做长期投资最好的地方。只要你耐心持有,不断定投,未来一定能够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你想想,这样投资指数基金多酷啊,只要这样被动投资,持有市场上所有股票,你就可以击败96%的人称“投资专家”的公募基金经理和同样多的私募基金经理。
就像约翰·博格告诉我的那样,投资会让你感觉优点违反直觉。长期成功的秘诀就是:“什么也不要做,老老实实待在那里。”
不要去战胜市场,而要成为市场。
这样你就会站在胜利者那一边,跟着市场以期不断前进,不断成长,不断扩张。
金融理财系列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