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P201-220。书中主题关于“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从大脑知识讲起,因为本身从事思维方向的工作,这部分看下来还是非常好理解的。
01.我们的分歧不是沟通不良造成的,相反,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沟通不良。
书里说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理念型的人大略地设想出要做什么,并希望细节型的人自己找到办法,当后者找不到办法时,前者就觉得后者毫无想象力,而后者觉得前者自己都没搞清楚。
这在职场中太常见了!大家在项目组里,都想很好的完成工作,但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在沟通上出现很多偏差,但因为我们从没想过人与人本质上就是不同的,转而认为是沟通上的问题,其实,是人与人本身的差异。而且书里说到,思维也是有生理差异的,让一个理念型的人非要做细节工作,也是难为他,还浪费了他宏观规划的价值。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放任自己的思维特性。我的理解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可以借助相关测试或者平日里的自我观察,这样就会清晰我们的思维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也更清楚在合适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擅长点。其次,我们也要了解其他人是什么思维类型,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与他沟通。这点很重要,不是我了解自己是什么样人(潜台词是,我这人就这样,你能接受就接受,你不接受我也改变不了)就可以任意为之,而是透过了解自身,在我们遇到与人沟通时,可以更快的调节到最佳状态,遇到问题也更清楚自己怎么了。
02.习惯养成中的奖励: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物质或精神。
之前了解过习惯形成的理论,所以当我想要培养一个新习惯的时候不是那么难,我的理解是一种替代。习惯无法彻底消除,但可以透过其他方式替代掉。比如,我之前工作空一会就会想要玩手机当放松,刷刷微博朋友圈,反而没得到休息。我想改变这个行为,怎么办呢?我就先写下:如果我要放松,我除了玩手机还有其他哪些方式?起来喝杯水,做做伸展运动,闭目眼神等。当我把这几个方式写下来后,等我下一次想玩手机的时候,我就会看这几个选择,然后去做,慢慢对玩手机就没那么执念了。
书里说,习惯回路最后一步是奖励。这也是我体验最深的地方,它不仅仅是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我的体验是,我会把我做好习惯后的体验深深记录下来。比如我最近在注意饮食减重,以前因为工作负荷,常想透过吃来解压。所以经常会控制不住吃好多,导致自己发胖。可我想要减肥,但又不想透过节食来做,我查了些营养学的书,改变了我的饮食结构,选择了高饱腹感的食物,比如马铃薯、玉米等,蔬菜肉类水果都吃,只是吃的时候慢一点,多咀嚼一下。有一次,我吃完后去工作的路上,我的身体感受到异常的轻盈,不像之前吃好多肉和油腻食物的沉重感,身体非常轻盈,连步子都是轻快的,接下来是大脑思绪的敏捷,比之前的灵敏度还有快,这让我感受非常好。于是,我就把这个感受深深记住,等我下次再想多吃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就回忆这个感受,很神奇的是,我就没那么想吃的。因为我更爱那样轻盈的感受。慢慢少吃、改善饮食结构变成了习惯,我也慢慢瘦下来了。
我想,这就是透过知识,加上实践应用,得到的改变。
以上,是今天的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