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话题主角是美国的一家清洁服务平台——Homejoy
Homejoy 是清洁服务行业的Uber,客户通过这个平台预约清洁服务,公司调度家政服务人员上门清洁,按时间收费。有点类似这两年逐渐在国内兴起的上门保洁服务的O2O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清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匹配。
家居清洁领域有近 4 千亿全球市场,是一个互联网行业值得进军的大行业,HOMEJOY作为第一家在初期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从谷歌风投和 PayPal 的联合创始人 Max Levchi 得到投资,也逐步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融资共4000万美金,随着用户数据的快速增长,覆盖全球 30 多个城市,包括洛杉矶、伦敦、柏林和纽约,逐渐走向成为一家用户高速增长、高估值的独角兽公司。
在用户增长上HOMEJOY无疑是做得非常顶尖的,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向HOMEJOY学习和效仿。
在斯坦福大学举办享誉世界的经典创业课——YC创业课堂,在2014界的第四堂课就是由HOMEJOY的CEO Adora Cheung 去分享。
就是这样一家增长非常牛逼的公司,在2015年7月31日宣告正式关闭。
在HOMEJOY宣告关闭之后科技界很震惊,并对这件事进行了很多讨论和反思。
HomejoyCEO对外表示,导致该服务关闭的“决定性因素”是平台上清洁工的劳动关系问题,即清洁工应被视为全职员工还是合同工,对应不同的劳务成本,涉及到法律问题。
但实际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外界认为Homejoy的倒下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户增长中的种种。
增长之罪: 过分注重快速增长,而不注重用户留存
一些HOMEJOY前员工,在一个月内重复消费的用户只有约15%至20%(公开数据为25%)。Homejoy的竞争对手Handy在一个月内会有超过35%的用户重复消费。
这个模式的重点在于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复购率这么低,除开模式本身的问题外,还有4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1、巨额补贴换来大量低质用户:
主要通过团购网站Groupon带来了大量的用户,以19.9美元的超低服务价格(市场服务价格80美元)狂吸用户,吸引来了大部分贪便宜的用户,当第二次需要正常价格使用的时候,这些用户就迅速流失了。
2、核心服务品质控制低:
也许是缺少经验,不够重视,对于这些非聘用职工,管理不利、缺少培训、无统一服务标准、缺少激励发展体系,清洁工服务质量也就大部分很糟糕了。与Homejoy高速增加截然相反的是,公司一直没有建立起稳定可靠优质的服务体系。很多第一次使用过 Homejoy 的客户都对清洁结果不满意,或在最后时被告知服务无法准时进行。
3、产品迭代更新节奏慢:
也许是公司投入了过多精力在用户增长上,获取用户反馈及产品的迭代更新上变得非常慢。HOMEJOY产品有一个非常烦人的BUG,系统在两个地点之间调度接单,不考虑实际距离和路况只给30分钟。
比如一个清洁工Nick,刚刚才在布鲁克林打扫完,马上又去位于新泽西的第二家,而中间穿越闹市曼哈顿只给了 30 分钟,纽约人都知道这不可能完成。这个Bug导致了清洁工无法弥补的大量迟到,而迟到极大损伤了用户体验,最后客服只能给降价或更多补贴券去扑灭客户的怒火,这带来了更高的成本。
而这么重要的Bug客服部门多次提交,期望尽快修复,那么后来修复这个问题用了多少天解决呢?花了几个月才解决,几个月!!!这公司可是有很多从Facebook和谷歌挖来的优秀工程师啊!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解决呢?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获取用户上了,而在产品的核心体验上都还漏洞百出,这足以见得管理层对于产品的核心体验不够重视。
4、财务控制失去理性:
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拓展了大量的新城市,由于都是补贴获取用户,使得公司迅速亏损。不同的城市中还出现了很多管理的漏洞,比如对于清节用品耗材的使用和统计并未督查,这个漏洞导致大量的浪费,这都需要公司用现金买单。
更可怕的是,在美国还没站稳脚跟的他们,还开启了国际上的迅速扩张,拓展到全球共30 多个城市运营,而多国语言和当地状况的复杂,进一步加剧分散了本身控制服务质量不力的管理层精力,更快加速了死亡。
就这样,一个融资4000万美金的准独角兽公司,就倒在了它快速增长的道路上。
归结起来,HOMEJOY的管理团队错误地认为了“只有足够的用户规模,就会有很大的企业估值”。这个观点时至今日在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口中都经常提到,“只有我有足够用户,我就不愁挣钱,我就肯定有很高的估值,”这句话只能在部分场景下是对的,用户规模确实是企业估值的重要标准,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留存率、用户平均获取成本,脱离理性疯狂烧钱难以为继。
有人会问,京东不是一直都在亏损吗?
其实京东只是在账面上亏损,而京东的控制毛利、成本的能力是极强的。刘强东在采访中提到,京东卖的商品都是有毛利的,只是摊到如自建物流、信息系统等上才会让账面上显得亏损。即使是亏损,京东都一直把这个亏损控制在相对安全的界限里。尤其是当用户规模比较大了之后,用户规模变大后,每一个贴钱动作都会成倍地放大。
即使是背靠腾讯海量用户的微信,在微信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马上进行大范围推广,产品的第一年里都在快速迭代产品,提升产品核心体验。你之前有收到过QQ弹窗提示你安装微信吗?没有弹窗你为什么安装了微信了?大部分都是通过周围人发现微信这个沟通工具很好,免费还很好用,不少朋友都在上面,用了就发现离不开他了,这种有留存的用户增长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有不少BAT内部孵化最后失败的新产品,其实不是产品方向没有做对,反而是在早期过早引入了大量用户。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公司的产品还处在种子期阶段,而这个时期导入大量用户的方式基本是错的,做得越多,反而是害了公司。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锅让运营来背,而是做出产品和运营策略的CEO要为此负责。
如何做好种子期产品运营呢?总结起来是四条,更具体的方法之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