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照顾小宝宝,线下活动没参加,线上活动没跟全,很遗憾!但我还是收获了很多。
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同侪力量,永澄老师显然是让我们互相赋能,互帮互助。有这么多努力成长的小伙伴,真是非常高兴!
去年的钻石活动我也没参加,在upwith.me网站上拿到《共享版-魔法修炼手册-半年版》之后如获至宝,专门打印了,找了个大块时间填完,并把纸质文档保存了起来。不过,很遗憾,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想做的那件事情上推进非常有限。
这次再参加,我仍然很兴奋,但没那么期待了。7月3号,永澄老师的日更是《永澄:来,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定义目标》里面把需要努力、意志力也要投入的一类任务也放到了目标里,重新定义目标不再把“牵引力”当作目标的唯一感受特征。我想我知道自己为什么推动不了了,我要做的事就是这样的目标,“骑象人”说“我们要到那里去”,但“大象”却对崎岖狭窄的山路很害怕。
这样的事情我不期待有“牵引力”,那是我获得“首胜体验”后才能有的感受,我想要的只是平静的心态和系统的行动。
我会制定月计划,利用我从永澄老师那学来的框架进行嵌套。月计划是这个框架,周计划也是这个框架,日计划还是这个框架,只不过对象从“项目”变成“子项目”再变成“任务”而已。
因为是半年计划从四象限上来说当然是“重要不紧急”的二象限事件,这次我采取“前只前一点点,后之后一点点”的策略,前者说的是计划,后者说的是复盘。不像之前做计划就要用甘特图做出非常具体的进度与节点来,我要做的事情之前没成功过所以自己定的节点无法保证按时完成,于是月计划很粗糙,是在月初制定,周计划细致一些,是在周初制定,日计划更细致一些,在早晨制定,这些只是安排时间,以时长为目标,不设具体内容目标,但只有到了做任务之前,再次填写上面的流程,才制定“思路/策略”,制定内容目标。执行的时候以练行动套路为目的,也就像大学里金工实习为的是把技术练好,而不是要造出可用的东西。结果当然很重要,但那些还超出我的掌控之外,我能做的只是“系统行动”,不断优化自己的行动系统,这也是在“因上努力”,我相信结果一定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做复盘、反思,每周也是,每月也是,然后调整目标和做法,总有一天我能把内容当作目标,那时候我再用SMART法则来制定目标。
我的理念是“过程对了结果一定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20英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