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二年级偶然的一个机会,开始接触第一本课外书开始,当时好像是叫【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很多的话题。但当时在二年级以前都是课本,只有语文数学书,那时我们还没开始学英语的时代里,小小的课本里大概只认识了一些字吧,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课外书,只知道这是一本书,但真正翻开第一页后,一系列问题简直打开了自己的整个世界,例如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为什么冬天的时候人会感觉冷,夏天反而感觉到热等等这样的一些话题,与语文数学课本相比,简直是把自己打蒙了,是的,这一切的问题我一直都不知道,也从未想过。那时我特别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却有很多字不认识,为此自己还努力了一把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一个个去认识这上面的字,后来简直如同奇迹般,打开了自己世界观的第一扇大门,虽然我仅仅知道结果,但至少这本书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诺基亚和个人电脑还刚起步的阶段里,它就像一个潘多拉盒子,一直在不断地引导自己去思考,去学习了解这个世界。
后来随着学校刚新建开放了图书馆,里面的杂志、报纸、和图书等,自己就开始慢慢看上面漂亮的图片、文摘等等,那时的读者一本本就像这样静静地放在一个角落的书架里,那时充满记忆的味道。我也不知道为啥就对人文感兴趣了,不断地阅读作者的一些观点,虽然也不知道他们所理解的思想、感受,虽然没有处在他们那个环境里看到的事情,但我内心里能感受到无论社会变迁怎么样,他们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用心写下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文字,而我也开始了尝试着写自己一点点对生活的感想。
但毫无意外,第一篇都是日记的形式,写着今天吃了啥,看到了啥,嗯,我觉得今天好快乐,哈哈哈。这样的流水账,在作文上纯粹是表达自己的心情,但也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瞎写出一两百字的成就感,后来随着记日记和阅读量的增大,慢慢就发现很容易容易写够800字以上。而当时的同龄学生普遍在400-500字就挣扎不已,每次遇到作文的时候就头大,脑袋空空,不知道写些什么,流水账的风格几乎充斥在班里的氛围上。后来老师发现我作文一些修饰,排比比喻用得不错,有时还加上一些情感表达,就经常在班上念着我的作文给班里的同学看,内心里还是有些欣喜的,以至于我更加喜欢阅读一些书籍了,大概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吧。由于喜欢得到肯定,自己会去努力做一些事,而当时读书后的写作成为自己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比较好的方式。
人生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不开心,不顺利的事情, 当头脑不知道想什么的时候,休闲的时间变得多起来的时候,人往往会趋向于消极,一天天望着不知道怎么过,也没什么事做的时候,大概会变成得过且过的状态吧。如果不知道做什么,而这个时候写作的抒发感情就是相当好的方式。回顾过去的岁月,看到过去自己的影子,心中可以想想自己的错过了什么,现在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未来应该怎么走,有没相应的计划和打算,这样来回调整心中的状态,积累自己的能量,才能一点点重拾信心,重新站起来。
写作是一种抒发感情很好的方式,因为内心或不开心或郁闷的感觉会随着思维一点一滴呈现在纸上,这样写出的文字会不断推动自己思考新的东西,看着空白的页面,自己会慢慢用心一点点填充下一个字的书写,这样自己的情绪或者对工作的反思小结,会一点点把自己内心想说的放在上面,自己只要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即可。更重要的是,所花的时间会一点点变成文字,自己写完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这是写作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当写完自己心中的情绪时,便会形成一篇文章,这是我手写我心的体现,很多出名的作家也是一开始这样写自己的想法,慢慢写多了就会爱上了写作。而所需要的灵感也会慢慢从一行行文字中慢慢冒出来,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需要自己平时多阅读积累,多写多感觉多发现,这样会慢慢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水满了自然会找到下一步流动的方向,看起来就是那么自然。这种状态趋近于了解生活的本质后,还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的一种坦然吧。
写作,不只是认知生活,更多的是认知自我的过程,在岁月的流动下,慢慢收获自己的一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