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要坐长达5个多小时的飞机,掏出IPad,打开了那平时没有时间看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已经下载很久了,因为名字太傻,时间过长,也就一直打入冷宫。可没想到一打开后就刹不住了,我真是笑中带泪,全程无尿点地看完了。
兰乔(阿米尔·汗饰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天资聪颖,做事特例独行,当之无愧的校园大奇葩。
在这个顶尖学府,特立独行的兰乔居然敢公然挑战校长的权威。
他认为知识就得学以致用,反对死记硬背。
模范生“消音器”死读书,目标明确,即便是一场拍马屁恭维的演讲稿,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
他没想到的是,兰乔偷偷地改了演讲稿,让他在全校师生面前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于是他邀约兰乔以十年为限,一决高下,看谁能更成功?
与此同时,兰乔的好友法兰和拉杜在这所全国顶尖的工程学院里过得并不如意,每次考试勉强及格,而放浪形骸的兰乔反而轻松夺冠。
这种心情是在太复杂了。
兰乔明白,两个哥们一个被家庭困住,恐惧地过着每一天;一个念着不爱的专业,努力地伪装。
作为朋友,他帮助了他们寻求梦想,放下了内心的包袱。
十年后,“消音器”西装革履开着豪车赴约,获得了所谓世俗成功,可笑的他一路上到处飙尿,当他见到多年的对手只是个乡村小学老师时,笑得几乎又想尿了。
他没料到的是自己手中的百万订单居然掌握在这个穷教师手中,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科学家。
这时,这家伙光屁股认怂了。
02
快10年了,这部印度电影,至今仍高居豆瓣TOP250的第11名,评分高达9.2分,凭什么?
凭的就是它赤裸裸地揭示了教育的功利性,不仅是在10年前的印度,也包括现在的印度和中国等。
读书是为了升学找工作嫁高富帅娶白富美,说白了就是找块敲门砖。
为了这块敲门砖,学知识无需不求甚解,结果正确才是王道。
所以,有多少人是上了大学没动力,醉生梦死混日子,考前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一纸文凭到手,拍照留影,到此结束;
工作了再也不记得拿起书,倒是精通了家长理短、抖音游戏,天天乐此不彼。
这是不是我们很多人至今走过的人生轨迹,也是无数孩子将来要走得道路。
看完扎心吗?
其实,这些还不算太差,至少能拥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平时麻痹麻痹自己,批判批判社会不公,爹妈无能,睡一觉照旧,日子倒能过得下去。
可是,有人熬过了12年学习的苦,却懒得再走了,为了捷径,迷失在了物欲的沟壑之中,深不可拔。
近年来,各大高校频频出现女大学生裸贷事件,为了区区几千元的手机不惜拿身体交换,用自尊换虚荣。
有人说,现在世道险恶,漂亮姑娘禁不起诱惑。
商家为了卖东西编一句:女人,别在最好的年纪用最便宜的东西。你就真觉得这是至理名言,单全收?
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什么?
因为她们从来都只是把老师教的知识,套用各种公式,写在答卷上就好,却不曾思索为什么。
因为她们似乎发现求学的历程终归有点艰辛,离好生活的距离还是有点遥远,那就不妨走个快捷通道。
揭开了血淋淋的真相很残忍,可这是事实,不得不正视。
03
不知不觉三十好几,为人父母后的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感受肯定不一样,或许我们都会深深思索在这个浮躁又功利的时代,父母怎么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态度有原则有目标的人?
1、尊重孩子的选择
影片中的法兰生来就被父母定好了要当工程师。尽管他非常热爱摄影,无奈只能爱在心口说不出,在那所印度清华里学着工程,成绩勉强合格,痛苦万分。要不是兰乔的帮助,可能这辈子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只为世俗的名与利。
而影片中“病毒”校长的儿子,热爱文学却被父亲逼着学工程,连续三次未考上皇家工程学院,最后不堪压力选择了自杀。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
以过来人的姿态,用为你好的口吻,精心预设一条赚钱容易名声好的康庄大道,逼着孩子走。
可是,孩子终究不是机器,内心抵触到了厌恶的东西,要么勉强应付,要么不堪重负。
多少孩子进了大学开始混日子,因为那只是父母设定的目标,不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所以,为人父母也该修习“尊重和平等对待”这门课,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
与其让孩子困在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上迷茫甚至自暴自弃,不妨点燃他们的兴趣点,加柴添火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你所谓的好工作未必以后就吃香,你所谓的不务正业,或许孩子也能经营的风生水起,自得其乐。
2、请不要以任何名义捆绑孩子
影片中的拉杜,家有瘫痪的父亲,大龄未嫁的姐姐,都寄希望他未来功成名就照亮一穷二白的家。
压力夹杂恐惧,害怕未来的人又怎能专注当前学业。
其实,我们做家长也一样。
咱家家里条件不算差,只是为你付出了那么多精力财力时间,你就该考高分,找好工作光耀门楣对不对?
我为你好久没有逛街吃饭,你居然才考了这么点分,好意思吗?
不管以什么名义捆绑孩子,都成了一场交易。
真爱孩子,那就拉扯掉那根绑架他们的绳子。
借用兰乔的一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经意间追上你”。告诉孩子只管先做好眼前,放松心态,一切自然会好起来。
3、做一个成长型的家长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几乎没人不补课,我的学生中也有上700一堂的课外加餐课。有次我问学生家长,为什么愿意花重金选择这个班?
家长说,见效快。
好简短有力的三个字。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所谓的见效快就是反复刷一类题,甚至泄题,孩子的成绩当然提高的快。可真到大型考试,又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功利化教育,催生了功利化产业,所以我们更要做一个成长型的家长。
家长自己要时不时学习,更新观念,唯有这样才能看得长远,不会被假象欺骗。
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孩子自然也是;我们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学习,孩子自然也把学习当敲门砖。
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就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