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贷产品基础
传统的银行业务有四种:贷款、票据、信用证、保函。其余大多都是在这四种业务基础上的创新,如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同业信贷业务等。
传统贷款:
贷款产品的划分有很多标准,例如按照客户类型划分为法人贷款和自然人贷款;按期限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照用途划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并购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
流动资金贷款:
是为了满足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
通常适用于信用良好的大企业,逻辑就是,信任这些企业不会乱花钱;通常还要求借款人提供强有力的担保,例如房产抵押,逻辑就是,既然无法把握第一还款来源,那就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固定资产贷款
是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建设、购置、改造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
固定资产贷款风险也是比较大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会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
票据融资产品
为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改进产品,限定了贷款的用途(一笔交易),强调交易背景、场景,进而控制风险。
票据包括本票、支票、汇票,都是结算工具。汇票按出票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而商业汇票具有融资功能。商业汇票还有承兑人,承兑人是银行的就是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承兑人是工商企业的就是商业承兑汇票(简称“商票”)。
—商业承兑汇票
企业之间的欠条,属于商业信用。
—银行承兑汇票
是商业汇票银行承兑业务。由于银行承诺到期兑付商业汇票,就和现金一样,几乎是零风险。
贸易融资产品
贸易融资最早源于国际业务,因其紧扣交易环节,风险控制效果较好,后来陆陆续续在国内贸易中得到运用。近年来,大家说的贸易融资产品大多数都是国内信贷业务,而且贸易融资大有取代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趋势。
—信用证
贸易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信用证结算方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用证,是开证银行依照申请人(购货方)的要求向受益人(销货方)开出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支付款项的书面承诺。签发信用证或银行承兑汇票,银行都要承担申请人的信用风险,但信用证占用的监管资本要低。
信用证产生的最初动因是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于是找到银行作为中介。
传统上认为,审核信用证就是审核单据,无须过多关注贸易背景。一手交单、一手付款,银行手里掌握的是单据。单据是否代表货物所有权?国外靠谱,国内不靠谱。
—货押融资
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重要抓手就是货物,一笔贷款对应一批货物。货押是指借款人将自有的货物(包括外购商品、库存原材料、库存产品等)或货权质押给银行,银行通过对质押物实施占有或监管而给予资金或信用支持的授信业务。
—保理
保理是指销售商(债权人)将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融资。
近年来,大量贸易融资出现风险,逾期又转为流动资金贷款,即贸易融资流贷化
传统上,由于银行不是产业资本,没有深度介入产业链条,难以控制贷款用途、还款来源,退而求其次,银行只能依靠担保抵押,选择信用度高的借款人做流动资金贷款。重要的不是产品的外在形式和名称,而在于找到适合本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模式,没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抓手,贸易融资就会成为高风险产品。
—供应链金融
贸易融资是为满足企业在贸易链条上不同节点的融资需求所提供的授信支持;供应链金融则更进一步,是对供应链上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任何单一的贸易融资产品都难以形成资金闭环,银行只有将整个供应链纳入自己的服务体系,甚至建立自己独立的交易平台、支付结算体系,才能控制风险。类似于“上帝视角”,当你知道所有对手的筹码,就不会有信用风险,剩下的就是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
第一种,银行模式,最典型的就是银行的“1+N”模式。“1”代表核心企业,“N”代表上下游企业。
第二种,产融结合模式,常见的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厂商系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很多银行都会给核心企业授信,核心企业资金成本非常低,核心企业也掌握了供应链数据,完全可以自己做供应链融资,剩下就是申请金融牌照、开发融资产品。
第三方模式,一些供应链金融产品是行业通用软件开发商、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在做。
信贷有展业三原则: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KYC)、了解你的业务(know your business,KYB)和尽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