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部印度电影上映——《起跑线》。讲的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拼尽全力想让他们的女儿接受精英教育的故事,这个过程和价值观、人性不断发生碰撞,最后他们做了另一种选择。
有关中产阶级追求的精英教育问题,其实已经上升为全民焦虑的一种社会问题,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社会矛盾。
有一本我前不久刚看完的书《优秀的绵羊》非常契合这个话题,作者是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 William Deresiewicz。他感觉当前的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
而我自己,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终于在4月份基本结束了美国本科的申请季。这一路下来,有痛苦和艰辛、有憧憬和渴望、有庆幸也有无奈,可以说是一个欢笑和泪水并存的过程。
所以今天和大家谈一谈关于精英教育的那些事。
Part 1 我们到底在怕些什么?
对于精英教育的焦虑问题,大多数都集中在中产阶级家庭。像《起跑线》中的家庭一样,出身不好,靠父母自身的努力从底层挤入了中至高阶层。这种类型常常包含暴发户和富一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但是由于没有家族式的财富和资源人脉积累,他们并不能融入高阶层。而他们拼命才摆脱的低阶层,因为瞧不起,他们在其中也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把进入高阶层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怕他们的孩子受到高阶层的轻视,也得不到底层的尊重。
除了像电影出现的这种新中产阶级家庭,旧中产阶级家庭和高阶层家庭同样追求精英教育,甚至更加执着和努力。
因为他们不断地受到新中产阶级冲击的压力,他们并不甘心被他们比下去。而且新中产阶级分走了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抢夺为数不多的剩余资源。因此,旧中产阶级家庭最怕的是应有的资源被抢走,以至于家境愈下走下坡路。
而底层家庭反而没有中产阶级家庭这样焦虑,也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因为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只要是得到的都相当于是额外赚来的。所以有很多寒门学子成功的例子,他们的心态大部分就比中产阶级家庭更加有优势。
Part2 那些精英学生们
精英学生们,包括清华北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学生。他们的简历挑不出一点瑕疵,甚至光彩夺目。很多人做了十几年的慈善活动,出版了书籍,在非洲、北极参加科考活动,在NASA实习,甚至有很多发明专利。
这些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优秀的绵羊》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那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他们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任何一点小小的打击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累积的压力和崩溃释放出来甚至会使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太习惯成功的自己了,所以精英学生非常害怕失败,非常害怕。
对于精英学生来讲,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使得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Part3 那条通向精英教育的道路
无论是备战高考还是出国留学,都是一个煎熬而漫长的过程,大家都在追求精英教育,所有的人都在拼命。
比如申请美国大学,优秀的GPA和语言标化考试成绩,诸如前面说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期间一度很迷茫,这高高的门槛经常让人望而生叹,还不说大学能学什么,仅仅是进入的大学的门槛和入场券就这样艰难。有的时候,你拼尽全力了,但还是会发现永远都有人比你优秀。
从幼儿园、小学的择校,家长们就开始焦虑,通过购置房产或者是向学校交赞助费的方式,让孩子可以上重点学校。然后为了小升初,家长让孩子去学各种才艺,参加各种竞赛。然后到了高中,更是千军万马独木桥全力冲刺高考,或是两边兼顾着准备出国。
尤其是高考和出国留学这两种途径。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还有整个家庭的焦虑。
(SAT考生排队准备进考场)
很多家庭并不富裕,但是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出国读书。香港号称“万人坑”的SAT(美国高考)考点——亚洲博览馆,几万个考生在奋笔疾书,父母坐在考场外面坐在地上,吃着冷掉的早饭,就那么等过考试的5个小时。
但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考重点学校,他们只知道考上重点学校就会有家长赞赏和欣慰,或是拥有一个光鲜的履历和标签。但是他们这一路走来,其实家长付出的远比他们要多,等有一天孩子走入社会了,不再有“重点学校”这一目标了,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迷茫和不知所措。
Part 4 精英教育模式对家庭的影响
《起跑线》这部电影中让我深思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精英教育的追求,我在想父母在养育孩子后他们自身的价值如何实现呢?电影中夫妻二人为了孩子放弃工作,搬家或是假装穷人来骗取贫困生入学资格。我在这里并不是强调父母的迁就和帮助是错误的,我只是想说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没有必要过度关心。
父母从孩子出生就为他们规划,还时时刻刻准备出PlanB,步步为营。从小的层面来讲,这和他们的事业强烈冲突,自我价值实现难,并且生活幸福感大大降低,以致于焦虑、愤怒有一部分往往会由孩子来承担。
往大了说,对社会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势态。
有很多人觉得有了孩子自己的价值实现就算是终止了,于是衍生出了丁克家庭和不婚主义。
但其实父母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孩子的成长是完全不冲突的。参考很多国外的家庭,很多家庭甚至有3至4个孩子,但是父母不但没有抓狂、焦虑,反而如鱼得水,非常和谐幸福。
他们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只是在孩子的成长中适当的加以引导,更多的是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他们真正热爱的事物。正因为如此,孩子才有动力去学习。而不是因为父母逼迫孩子学不喜欢的事物,孩子失去了学习动力,然后让父母更加焦虑的一个恶性循环。
虽然外国社会福利制度较中国更加完善,但是中国物价偏低,且往往是独生子女。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借口。
Part 5 我们该向着何方
《优秀的绵羊》中写道:
一位耶鲁大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又一次让人陷入思考:“在耶鲁的时候,我有一半的时间感觉飘飘然,因为我觉得我比其他人都聪明;但是在另一半的时间,我觉得自己分文不值,因为我觉得所有人都比我聪明。”这种“赢者全盘皆赢,输者全盘皆输”的心态在优秀的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
但其实没有所谓的输赢和成功,因为每个人身上所汇集的元素、背景是截然不同的。比尔盖茨、乔布斯从大学退学,并不是因为他们失败了然后逆袭成人生赢家。相反,他们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精英教育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大学的精英教育对我现在有帮助吗?我通过退学可以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他们一定是反复衡量了这些问题,然后坚定地作出决定。
其实错的并不是精英教育本身,而是盲目追求精英教育,而不探寻自己到底是谁的学生。
也有些极端的人认为精英教育有什么用呢?
比如一位大学退学的女生认为:“大学毕业之后,没有人在乎你是否精通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或读过康德的著作。”
但是引用另一位学生的观点:“也许是吧。但是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巨人,精读他们的艺术、文学以及哲学作品,我每天被迫去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因此我掌握了最有效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无论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还是康德的著作其实都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出去买菜也绝对用不上三角函数和微积分。
但是,在我看来,像“最有效的表达和思考能力”这种能力才是真正要通过学习获得的,很多诸如这样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所以真正的精英永远应该问自己这样3个问题:
我在做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这件事情可以带给我什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