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云音乐上有一首曲子叫做《Time》,整首曲子没有歌词,只有著名的美国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浑厚而深沉的配音,向人们陈述时间的重要意义。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但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
今天之所以想跟大家谈谈“时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最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从抖音到王者荣耀|“奶头乐”是如何一步一步毁掉你的?》,文章标题里涉及了两个很火的APP,一个是火遍全世界的短视频之王——抖音;一个是被众多大、中、小学生以及无数成年人所痴迷却又被无数家长痛恨的腾讯游戏——王者荣耀。尽管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自律者,但是我手机里从未安装过王者荣耀,虽然手机里仍然有抖音这个APP,但我每个月平均不会打开一次,因为我非常清楚,它们就是用来浪费时间的(部分利用抖音赚钱谋生的人除外)。今天,终于有文章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观点了。
2010年1月,史蒂夫 · 乔布斯第一次推出了划时代的ipad产品,他用了90分钟向全球用户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iPad是写邮件、记笔记、看照片、听音乐、上iTunes U课程、浏览网页、玩游戏和使用数以千计的应用程序的最佳方式。发布会最后,他说了一句特别有鼓动性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台iPad!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乔布斯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台iPad。不仅是乔布斯,像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Twitter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他是《连线》杂志前主编)等人,也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未成年时拥有iPad。
生产互联网产品的人自己仿佛都在遵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自己决不能上瘾。无数的产品经理们都在梦想着成为威廉姆斯或者乔布斯,让用户“上瘾”就是他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所以当你玩着王者荣耀,刷着朋友圈,看着抖音的时候,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费尽心思让这些产品更具有“粘性”,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毁掉你的自律。
“嗑瓜子”理论
不仅是抖音,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长期沉迷于这种“娱乐至死”的产物,等脱离精神鸦片后,长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虚。每一天短暂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
行为科学有一个很通俗的“嗑瓜子理论”:你在嗑瓜子的时候,随随便便几个小时就没了。但是如果换成学习,时间就过得特别慢。对此的解释是:一粒瓜子,我们从嗑出来到吃进去只要几秒钟,吃到瓜子仁就是你得到的反馈;但是任何一项学习任务,即使你全身心投入,都不太可能立即得到反馈,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无聊。
我们总觉得学习“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反馈周期长。不信的话,你做个实验:嗑瓜子的时候你先不吃,把瓜子仁聚集起来,一个小时后集满了一小碗再一口气吃掉,尝试一次两次你也许会觉得新鲜好玩,但是次数一多,你也会觉得无聊——《武林外传》里郭芙蓉就喜欢这么吃瓜子,可是她从来不自己嗑,都是让吕秀才帮她嗑,因为她也知道无聊。同样的时间,瓜子仁并没有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
这个理论想说明的就是,提醒我们“反馈周期”是影响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而这恰恰也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狡猾”之处。所以,为什么玩抖音或者王者荣耀我们总是停不下来,而刷题却如此痛苦?
因为游戏里你的每一次行动,几乎都会有实时的反馈跟着。这种超强的“短期回报”系统在一些页游上被运用到了极致:你的每次升级、每次装备强化、每次充值都会变成一个大大的战斗力+10086显示出来,让你的大脑沉浸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只要有投入,马上就有产出。而自我提升则不同。你很难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得到实时的反馈,你根本无法确定自己今天的行为会在什么时候得到回报,甚至会不会得到回报。
更可怕的是那种“游戏化”的自我提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热衷于将游戏里的反馈机制运用到学习领域,搞起了背单词打卡、读完一本书分享朋友圈这种把戏。于是,眼瞅着自己今天的打卡记录再破新高、自己的读书分享被人频频点赞,我们似乎也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真的完成了一件学习任务,简直完美。然而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追求最终会不断强化你的路径依赖,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这世界上大多数真正有用的技能都不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打卡跟分享就能掌握的,而一旦你习惯了去追求短期回报,那么在这些缺乏有效反馈的长期奋斗项目上就会迅速失去热情。
只要毁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些东西,当然你也会心甘情愿奉上你的金钱。
“奶头乐”战略
1995年,旧金山举办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据说,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太阳微系统的创始人约翰 · 盖奇(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有与会者提出,既然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Titty(奶嘴)+ Entertainment(娱乐),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这样一来,对那些被边缘化的人来说,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的“奶头乐战略”。
不需要任何的“动脑”,只需要为一众旁观者营造出来一个无数次幻想的情景,或厌恶唾弃、或梦寐以求......只要能够让底层的民众宣泄情绪,迷醉心灵,不就达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标了吗?在排空心情之后,他们又将安分守己的工作、社会将持续繁荣,稳固......
在多巴胺的刺激诱惑下,民众渐渐的适应了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状态,工作闲暇被娱乐充斥,“胡思乱想”的思考,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侈,甚至到最后,连自己都鄙视自己那“土到掉渣”的想法!
据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但是微软加拿大公司报告称,到2013年,普通人的注意力也下降到了8秒。一个一个新的刺激点,让人只专注于眼前的兴奋,而忽略了深入的思考。
长此以往,这些人的肉体或许还活着,但思维却正在通往奴役之路上狂奔。
以上内容,相信很多人读完后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总有人觉得那些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孩子,是因为他们自制力太差,那么沉迷于抖音或者其它网游的成年人呢?他们的自制力总该比孩子强吧。与其说孩子的自制力差,我更愿意相信一个曾经开过游戏工作室的朋友的观点,他说,王者荣耀的开发者打破了游戏的道德底线,他们不该把一款互联网游戏设计得如此简单,让小学生也能够很轻松地参与并为此上瘾。我也不是反对人们去刷抖音,但“娱乐至死”,确实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好的趋势,很多产业为娱乐而走向扭曲,甚至严重违背法律和道德,比如前段时间网络红人“窃·格瓦拉”出狱,大批网红经济公司都想把他签到自己公司名下,年薪高达百万,试问,如果一个“窃贼”如此走红,那么对如今的青少年,对整个社会会形成一种怎样的价值导向呢?只要火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就能成为人生赢家?
显而易见这是错误的。对了,顺便说一句,我从未看过任何网红直播,更不会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拿去打赏那些所谓的网红们,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我们仅有的这几十年时间,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能够真正做到自律的人,才能掌控时间;无法自律的人,只能不停地被时间催促,不知不觉,走向生命的终点。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