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第一、隐性成本显性化;
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三、决策流程信息化。
第一条,隐性成本显性化;成本不仅是看得见的,还有包括隐性的。
怎么理解呢?我用身边的例子做解释。
为了拿到更便宜的水果,特地跑去水果批发市场拿了一箱雪梨。每斤便宜一元。一箱二十斤共便宜20元。看起来省钱了。但你搭地铁去批发市场来回车费,来回时间,加上提20斤重东西上下楼还折腾坐车,累到趴下时都想不要这箱东西了。关键是提回来,压箱的可能还有一些损伤,因为整箱拿不允许挑。拿回来一次吃不了那么多吧?放久会坏吧?于是邻里邻舍又送了一些出去。
这时你会想在楼下水果摊哪怕贵点,也划算了。
省时省力,还可以挑更好的。
在来个例子:
公司执照上要更改一些项目,改的项目要通过具体什么流程不知道,要准备什么资料不知道,要去哪些部门不知道,如何去这些部门也不知道。只问过代办中介,搞定这件事要收费800元。其他的,中介一概不告诉你。老板隐约知道更改这些资料工商局是不收费的,某些项目可能要收费,但总体应该不高,觉得中介收的800太贵了,于是决定自己人去弄。
结果估计已猜到,自己人因为不懂,因为准备资料不足,找的东西不对,时间不对,预约不对……来回折腾了很多天,跑了很多地方,人是累到了,其实这些天员工所创造的最大价值超过给中介的费用。
成本不仅是货币,我们消耗的时间和物品,都是成本。
要把这些看不见的成本显性化,才能衡量这个东西到底花费了多少成本。
第二三条,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决策流程信息化。
就是要减少部门的沟通成本。有些公司,一份资料要找好几个部门签字,领导比员工还多。管事比干事多,部门层级多,导致决策时间拉长,执行效率低。从CEO到下层员工最多不应超过5层。
会议多,参与人员越多,会议时间越长,所占的成本越高。
应开有针对性的主题会议,提前想好开会内容,所占时间,参与人员。不要动不动就叫所有人来开会。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会存在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