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财险《2017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里排名第一的中国财产险公司,能在这样龙头央企里工作,一定很令人向往。然而来自人保云南省分公司的业务经理张辉,近日在脉脉上的分享文章却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切并非那么简单。
张辉在云南分公司的电销部门已经呆了了八个月时间,这些最初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光环,但在工作中却遇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这篇分享文章中,张辉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内部的流程运行存在拖延、效率低的情况,二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如他当初想象的那样高。可以看得出来,张辉对企业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期待员工们能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多的培训,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正能量。
文章一发出,立刻在脉脉平台上得到了很多关注。人保本就是引人瞩目的大型国企、"明星企业",在行业内地位极高。其内部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到底如何,是职场人士们非常想知道的事情。在下面的回复评论中,不少对行业、市场有相当了解的用户指出,这些问题仅仅靠培训未必能完全解决。
事实上,近两年来财产保险行业的几大领军者都在经历着发展的瓶颈。在经历了2015年的牛市红利之后,财险行业的三巨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从2016年开始都出现了净利润下降的情况。其中,人保财险当年的净利润水平甚至出现了同比下滑17.5%的记录。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保内部的运行情况当然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张辉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指出,公司确实在面临业绩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层层递增的。从上到下的关注重点都是"保费"。他感觉到公司甚至存在着"只管收保费",而对客户的后续咨询无暇顾及的现象。张辉的这个感觉,其实与财险行业的大环境颇为吻合。
从2016年开始,商车费改在全国的推行虽然减轻了险企的赔付率,但同时也让公司获取客户的成本迅速上升,综合而言企业的成本率一直在提高,这必然出现企业内部层层向下施压,追求业绩的现象。
张辉的这种感受,在脉脉平台上得到很多共鸣。不但来自保险行业的用户们感同身受,其他不同领域的人们也同样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他们普遍都指出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行业是否已经到了该洗牌的时候?
也有脉脉用户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险行业在经营方式上也必须要有创新了,不能再以来过去那种传统的业务拓展方式。
而张辉所在的电销部门,应该是能在这个转变中有所作为的。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国内80家财险公司中已经有32家涉足了电销模式。仅以车险业务来看,2017年的上半年,总体电销呼出保费规模达到了440亿元,同比提升7.65个百分点。电销已经成为财险的主力渠道。
张辉在文中也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在电销领域做出一番业绩来,为公司的业务增长贡献力量。按道理说,电销应该成为财险企业重点发展的部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张辉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
从三大财险巨头公布的财务报表来看,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今后仍然面临上升的压力,财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对各公司提升业绩带来更高的要求,以更完善的服务、更优的效率获取更多客户,是各个财险企业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增加电销已经成为财险公司提升业务量的必由之路,但张辉在文中透露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他所在团队想要发展业务、扩展团队,首先遇到的是大企业内部流程复杂、效率不够高的障碍。除了工作流程上的效率问题外,张辉也指出员工在积极性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感觉很多员工都是在"三三两两、各干各的",距离他期待的积极向上有差距。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
许多脉脉用户在回复中指出,这种缺乏凝聚力的现象,不但跟内部业务流程效率不够高有关,跟员工的待遇水平也有关系。有来自人保财险其他分公司的员工在讨论中提到,业务岗位的收入虽然算是多劳多得,但他们只能在三年的"保护期"内享有几千元的基本月工资。这个"保护期"一过,基本工资就会降到几百元的水平。这也让很多员工有"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对提高凝聚力不利。
对此,同样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一些脉脉用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多劳多得的薪酬体系在保险领域中很常见。而员工想要取得理想收入的话,首先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加强自己的责任心。毕竟自己的工作自己要负责。
也有人指出,员工应谋求在公司内的长期发展,不要因为见到情况不符合心理预期,就仓促做出跳槽的决定。他还用了股票投资的比喻,认为做事要有"长线投资"的模式,慢慢积累、厚积薄发。另外还有用户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出,公司内部凡是都有利有弊,与其把时间精力花在抱怨上还不如多思考一下自己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