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书和文章都看了那么多,为什么平时能用到的那么少呢?
我们现在学习,还需要向读书时那样进行记忆吗?
如果需要,除了死记硬背,更正确的姿势又是什么样的呢?
那些每年读书上百本,还能看完后都写读书笔记的牛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带着以上种种成人阅读常见的困惑,我翻开了拆书帮年会上的中奖礼物《学习之道》,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作者是位女性,叫芭芭拉.奥克利,自小热爱历史,语言,文学等文科科目,本科学的的是俄语;在理科方面,从小学到高中都属于学渣水平。由于工作上的安排,她被迫要去学习物理,通讯等工程学课程,在一开始磕磕碰碰的摸索过程,居然让她掌握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了学业上的逆袭,一路高歌猛进,一举拿下工程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名工程学教授。
当然,励志的人生经历只是这本书的头菜,真正的主菜是书中林林种种的学习技巧,高效实用接地气,通俗简单有内涵。
我想大家在读书时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做数学题或者物理题,冥思苦想,差那么一点,就是想不出来,困得不行了,上床睡觉,在迷迷糊糊之间,准备与周公约会之际,忽然灵光一闪,那道难题的解题思路凭空出现了,顿时有种如获至宝的惊喜,睡意全无,一跃而起,刷刷刷地将题目KO掉,然后安心睡去。
这种寻宝式的经历,很多人经历过不止一次,但你们有没有去探究过这种情况背后的发生原因呢?我们能不能有意识的利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呢?这本书开篇就带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书一开篇就介绍了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概念,原理和用法。
我们冥思苦想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就属于专注模式,专注模式能够让我们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当下的难题,但由于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找新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就容易掉进思维定式的陷阱里(就是所谓的钻牛角尖) ,而真实的答案与我们设想的方向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那怎么破呢?答案就是一个词:Relex。
因为,当我们处于放松状态下,我们的大脑后台会自动处理之前冥思苦想的问题,有点像惯性驾驶驾驶一样,但这种处理是发散式的,它会从各个可能的方向进行运算,反而会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而这就属于发散模式。
这让我想起一个实验: 将蜜蜂和苍蝇分别放在一个玻璃瓶中,盖子打开,将瓶底对着阳光,谁最先逃脱?答案苍蝇!为什么呢?因为蜜蜂一根筋啊,认为有光的地方就是出口。而苍蝇没有这种思维定式,到处乱撞,反而更容易找到出路。
回到正题,我们该怎样作用这个理论呢?
很简单,当我们思索一个问题久无寸进时,不要太过于焦虑,要意识到,应该发挥发散模式的威力了;然后就通过合适自己的方式来放松,书中介绍到放松的最有效方式有运动,冥想,绘画,洗澡,睡觉;我们经常自认为的放松方式,比如聊天,看书,刷微信,换学科学习,看电视,看电影,都不是很有效哦,如果被带入太深,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本人也是这个理论的受益者,讲一个我的最近的亲身经历。我一直都有写诗的习惯,比较讲究押韵,所以喜欢写五言或七言的律诗。我发现很多歌词都是挺押韵,于是就有了有了写首歌词的想法,但很多次都是有几句很押韵的词,没有办法扩展成一首歌,直到参加了拆书帮的年会,参加了梦想赋能班,又再次燃起了为它写首歌的想法。
前两周,在班后步行回家的路上,一首说唱歌的歌词结构突然在我脑海中冒了出来,我一路走,一路想,回到家,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当时歌词还比较短,只有16句,等上完了第一个月的两天课程,我又添加了内容,增加到32句,这首作品算是完成。
更妙的是,我还是觉得说唱不太正式,能不能在做首纯唱的歌词呢?上周五我在班车上,脑子里突然又冒出朴树《平凡之路》的调子,这首歌的歌词很符合我参加赋能班时的那种迷茫,困惑的状态,于是一股作气完成歌词改编。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吧。
"活到老,学到老",在成长的路上,让我们一起运用学习之道,高效学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