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听课是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一说听课,大家马上拿起听课记录,按照要求到达指定教室坐好,组织者会安排一名干部检查听课人数,记录下来,作为某某老师来参加教研活动的证明,也是在综合评价时给记上教研活动得分的依据。听课之后,一般会安排评课,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说说执教老师的完成教案情况和听课感受,认真的组长再提上两条建议,一次教研活动就算大功告成。
多年来,大家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深入思考的老师不多。现在,课改来了,我们深入系统的思考教育的问题,具体到课堂来说: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要干什么?老师完成了教案就是完成任务了吗?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你怎么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了?
老师教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传统教研模式下的听评课都是比较感性的,主要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说话。然而课改形势下的教研活动需要转变听评课的视角和方法,既要重视经验,又要讲究科学。从“听教”到“听学”,把自己变成学情观察员,事先设计观察量表,课前和讲课老师沟通,了解学习内容,提前阅读教材,了解学习目标、教学流程、检测等,上课时,做好观察记录,重点放在老师发出信息的有效性、学生合作的有效性上,课后真实的说出自己观察的情况,目标达成情况以及反思。
从听课到观课,变化的不仅仅是角度和形式,而是思想认识的更新,教师素养的提升。
观课,是老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