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妈妈去参加刚读高一妹妹的家长会(妹妹和我都在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就读),听到了校长分享当年我那一届高考省状元(现清华电子系第一名,特奖获得者,已去斯坦福攻读博士)的经验谈,才发现原来人家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必然!
下面我先贴出这位状元的原话,大家思考后,再谈谈我的看法。就4页PPT,请耐心看完。
看完这些,内心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能在任何一件,哪怕微不足道但很重要的事情上做到完美极致吗?
- 你能连续从小学开始一直成为楼下煎饼果子摊的每天第一位顾客吗?
- 你有对自己这么多年学习的本质进行过深入思考吗?
我之前一直觉得,成为学霸的必要条件是:
一定的天赋+自律+系统的学习方法+好的心态。
可是看了状元的分享,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我和学神的差距居然这么大。和学霸相比,学神要具备更高的额外条件:
更强大的自律、更追求完美的态度,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对学习本质的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我只能做一名普通的学习好的学生,但人家却能够一直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的原因。
一、更强大的自律
状元从小学开始就每周学习六天班,每天第一个买早饭直到天黑才回家。
反思我们自己,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并坚持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大多数人可能在任务关键时刻能够起早贪黑、熬夜爆肝等等,但是真正放松下来呢,就可能失去自律。
我不是想说人要一直拼命学习而不懂的休息,我想强调的是“强大的自律”应该是在任何环境里都能保持原有坚持奋斗的习惯,在任何时候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放弃给自己加油充电,更要有坚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魄力。真正强大的自律不会因为一时放松彻底松懈一段时间,时间紧迫又重新回到奋斗姿态。能够在别人放松的时候依旧保持住自律那才是真的强者!
二、更追求完美的态度
学霸是善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后期不断的练习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这没错,这也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
但是,“很高的分数”和“满分”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这就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的态度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学神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简单问题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高度。只要做不全对,就要追求完美,减少犯错;当做到完美时,就要追求更多的花样,把题目做出新高度。想想自己高中的时候,遇到简单的题直接过,更多去做有挑战的题。对题目没有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只是觉得大致可以就足够了。学神追求完美的态度让自己不断逼近满分的极限,这就是人家理综299而我们只能得290的原因。
我们应该有所追求,决定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到最好,不问为什么,不问有什么用。
我还记得高中以为老师感叹大立的完美到了什么程度:普通学生做练习册只满足于把题目做完;学霸会把题目做完并且分析错题的原因;学神则不仅关注与题目,连教辅旁边的课外知识分享等都会细细研读、划出重点并做出思考。一件小事就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长久积累下来便是不可小觑的差距!
现在我们不会再像高中一样不断去做题,但学习的道理是一样的。做科研我们要专攻一个领域,感叹自己为什么还没有成果,试问一下:你有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到完全熟知吗?一些简单的知识有完全掌握吗?有把你的模型、实验做到完美吗?一次次实验结果不好,有继续保持认真、坚持做到极致吗?以后当我们没有成功的时候,先扪心自问是否做到完美?到工作岗位我们要完成一项任务,是否也是做到了尽善尽美,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三、对学习本质的思考——静与敬
这一点已经上升到学习在精神层面的思考了。从小学一年级算起,我们学习也长达16年之久。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几乎很少深入探究过为什么去学习、怎样去学习这样的问题。可这恰恰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让人持续不断去学习的关键之处。
1、不要乱便是静。学习是要内心安静,心无旁骛,消除杂念,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更要静心去体会学习知识背后的逻辑,学会思考和探究。只有在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我,体会自我对知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能力。
2、不要懈便是敬。高中阶段,对任何题都要有敬畏意识,它们是命题人的心血,但是很少有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去体会命题人设计的原因。学神在做完一道题后,尤其是领会了命题人的思路后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会让人对学习产生一种快乐,把学习当做一种幸福去体会。而这一点,是学习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也是我们在之后的人生在自己领域不断坚持下去的关键所在。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前面所说的强大的自律、追求完美的态度都是水到渠成的,不必刻意练习也会拥有。因为内心已然对学习有了强烈的渴望,拥有了强大的自身驱动力。
对我自己而言,我还远没有达到以上两种境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够和大立做三年的同学是我的荣幸,高二某一次和大立坐在同一列考试更是我的人生巅峰!向优秀的人学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