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板 划重点】
1 马尔贝克Malbec是红色酿酒葡萄,曾经在波尔多广泛种植,但现在基本在波尔多销声匿迹,而在阿根廷被广泛种植
2 阿根廷极致的环境(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缺水、土壤贫瘠)非常适合马尔贝克Malbec的生长,全球75%的马尔贝克都来自阿根廷
3 阿根廷的马尔贝克Malbec是典型新世界葡萄酒风格,果味突出,柔滑易饮;法国Cahors产区(马尔贝克Malbec第二大产区)是典型旧世界风格,强壮浓郁,带有野味
4 Rutini这个品牌在阿根廷的存在就像茅台之于中国,酿造了非常出色的马尔贝克Malbec
世界上的酿酒葡萄有几千种,高贵的赤霞珠,优雅的黑皮诺,马尔贝克Malbec会是那个班中相貌普通的同学,不出彩。但它对外界的判断力和本身坚韧的性格,也成就了自己的时事出英雄。
1 小鲜肉霸屏波尔多
人生第一次好运出现在中世纪,时年还算青涩的马尔贝克遇到伯乐酿酒师,被广泛种植在法国波尔多。到了18世纪,当红的马尔贝克在波尔多混酿中占比可达50%, 1855列级名庄选举时,很多酒庄在混酿中选用了马尔贝克。
2 当红和毁灭,只是一步之遥
再财大气粗的酒庄,都要看天吃饭;再优质风光的葡萄,遇到自然灾害,都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18世纪,欧洲引进了很多美国的葡萄藤品种,同时也将只有在美洲大陆的根瘤蚜虫(病虫)一起带到了欧洲大陆,欧洲葡萄品种遭受暴击,都生病了。接受治疗(将欧洲的葡萄藤嫁接在美洲的葡萄藤上,因为美洲的葡萄藤对根瘤蚜虫免疫)后的马尔贝克风味变得没有以前那么纯净了,但波尔多依旧种植着它。
祸不单行的是,1956年冬天,波尔多出现极寒天气,大多数葡萄藤被冻死。波尔多终于决定乘此机会,将马尔贝克驱逐“出境”。他们广泛种植那些更受市场喜爱、更适应波尔多风土的品种,例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这些波尔多今日之星。
马尔贝克在波尔多彻底没落了。直到今天,虽然他还是波尔多的6大法定品种之一,但基本不再出现在波尔多混酿中了(如果出现,所占比例也低于1%)。
如今,法国的马尔贝克,主要在波尔多附近的Cahors地区生产,虽然它是世界第二大马尔贝克的产区,占据世界产量只在10%左右,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产区。
3 移民阿根廷,二度崛起
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马尔贝克遇到了人生第二位伯乐。凭借阿根廷特别而友好的市场背景,和自身的优势基因,度过磨合期的马尔贝克,发展得比在波尔多还要好。
| 阿根廷的橄榄枝 |
1 市场空白。阿根廷是一个新世界产酒国,马尔贝克在17世纪(当时还未被根瘤蚜虫感染)从欧洲被带去阿根廷的时候,当地还没有广泛种植葡萄,对马尔贝克来说,这是一片蓝海。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初马尔贝克去的不是阿根廷而是古老的产酒国意大利,他能有机会在内比奥罗Nebbiolo,桑娇维塞Sangiovese(意大利的两款旗舰葡萄)中出头吗?
2 政策支持。当时的阿根廷想要仿效法国,成为一个葡萄酒生产大国,整个国家对引入葡萄种植是异常开放的,并在资源上做了各种支持。这就有些类似现在选做5G相关业务一样,因为“有形的手”的推动,业务发展会顺利不少。
3 饮酒刚需。阿根廷人耗酒量一直很高,在本土还没有生产葡萄酒的时候依托着进口,但成本极高。因为这份刚需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种植葡萄而难以售卖的风险,也因此冒出了很多酒农。
| 马尔贝克的基因优势 |
1 适应力。阿根廷高原遍布,阳光充足(对很多其他葡萄是过于充足),气候干燥。安第斯山脉下的马尔贝克死命将自己的根钻得更深,以获得水分和土壤中的矿物质。光这个能力就PK掉了当时很多一起被引进的葡萄品种。
| 成为更好更独特的自己 |
法国的Cahors产区依旧生产着马尔贝克。如果阿根廷生产同质化的产品,还是免不了会被经常拿出来去一较高下。于是阿根廷的马尔贝克很早就为自己做了定位:忘记那些历史积淀,他服务的是新一代喝酒的人,这些人喜欢柔滑的、果味充足的。他将自己塑造成了和Cahors马尔贝克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是当代人喜欢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