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林小影,这是我参与原创文章之第96篇。
以开一家【家道书店】为目标,传播正面管教、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推广读书为宗旨,如果朋友您也认同,请为我赋能!
《不吼不叫》
它是最好的“职业”,也是最坏的“职业”,它就是为人父母!
当孩子们“不熊”的时候,能让你甜到心都化了;可当他们一旦“熊”起来,变身小怪兽,肆意捣乱,不合作,很少有家长能始终hold住自己,大吼大叫在所难免!过后,孩子一脸惊恐、嚎啕大哭,而家长则满心愧疚。
我们不是不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当,成为温和体贴又原则坚定的父母呢?
近日,有这样几个时刻:催促了几次,孩子还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玩具,准备吃饭;提前约定好了家务活的时间,孩子还是磨磨蹭蹭不愿意动身;到了睡觉时间,还是不及时躺在床上。于是乎,我也会吼几声~孩子总会说,妈妈,你吓到我了。我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吼叫的惯性里面。
要打破这种惯性,关键在于吼叫时要保持正念,观察、觉知自己的吼叫和后果,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自己感受到这种行为对自己和孩子的影响,尝试打破习惯。而且一定不要太苛责自己,改变习惯是艰难的,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彻底改变。
我开始察觉自己,重读了此书。
每个人天生气质就不同,有的婴儿哭声轻柔,有的哭声大得能吵醒所有人。人与人在气质上的差异,表现9个维度上:活动量、节律性、接近或者回避性、适应性、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度。
活动量:孩子是否总是精力旺盛,不停地活动,很难安静下来?
规律或者节奏:孩子会不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便便?他的行为容易预测吗?
意识到每个人的气质不同之后,这两日我开始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到了时间,会提醒孩子:我们约定的做某件事情的时间到了哦;看看惯例表,你的下一件事是什么呀?
孩子会思考,也会回答我:妈妈,等我这个画画画好之后就去做,不能同时做一件事;在等我一会儿,我马上来吃饭。
减少了吼叫和催促,家里多了一份和谐。
确定孩子的需要
·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你对他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
·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拥抱?需要你重新为他指出方向?需要鼓励?或者需要一个清晰的界限?
·他的行为向你传递了什么信息?
同理心
·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
·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原来,他也只是个孩子,我不能按我的标准来要求他,或许他只是想在放学后放松一会儿、他也想玩会儿玩具、我们要做的便是给予他提醒和鼓励。
书里告诉我们管教的4C法则
A-B-C-D-E法则能帮助你,在即将吼叫时,退后一步,头脑清醒、心态开放地看待自己所面对的失当行为或者难题。除了拥抱和重新引导,有时候你还需要做更多,这时候就需要4C管教法。
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Communication)
·选择(Choice)
·结果(Consequence)
·联结(Connection)
所以我会在之后,与孩子做联结,妈妈刚才态度不好,对你很大声,对不起。
也会在他遵守约定后给予鼓励。
感谢樊登读书会,让我一直在觉察和学习!这本书听了不下五遍,而每一次还是有新的体会和感触。结合实际,每一次更进步一点点。
真心期待更多人走进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