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对如何学习互联网的话题做了一些讨论,也看到不少网友的回复,如果你喜欢这个话题,可以关注我在简书上的连载,我会从工具和理念两个层面去分享学习互联网的意义和技巧。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会被老师教育说,要把书读薄。其要义就在于去粗取精式的摘记法,这与今天要谈的话题很相似:编辑力。可能有不少朋友看过一本叫做《编辑力》的书,但本文所谈的“编辑力”更多的还是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的整合加工以及再创造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通过笔记工具来实现。
- 明确笔记的要义是自己的知识而非别人的信息
现代人对信息的渴望已经超出自己的处理能力,而笔记工具也越来越沦为很多人存储无法处理信息的地方。试问,这些没有你无力处理的信息对你来说有何用呢?或许有人会说:这些资料保不齐以后会用到。那到时候为何不直接去Google里搜索呢?所以,必须明确一点:笔记是自己知识的存储而非别人信息的仓库。
- 日记式的笔记法
很多人会按照我第一步提到的策略去做笔记——记录每天的思考。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可能每条笔记都讲述不一样的话题,于是新建了无数条的笔记,这些笔记零碎而几乎无条理。怎么办?我建议你采用日记式的笔记法:
标题用年月日加上星期的形式,便于搜索
将所有当天的想法都放在一个笔记里,用分隔符或二级标题分开。
- 借助笔记的内链
笔记的内链类似于网络的超链接,可以形成笔记内的某种“闭环”。借助一张网友的图片来说明什么是笔记内链,这里以Evernote为例来说明:
我们在按照日记式的原则树立自己的思考时,可以使用笔记的内链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如下图,
自己的思考与笔记的内链融合在一起,便于今后的查询。
Evernote :选中一条笔记,右键:复制笔记链接,粘贴到编辑页面里。
为知笔记:可直接拖动一条笔记到另一条笔记的编辑页面,形成内链。
- 将知识和信息分开存储
在我的笔记本分类中,“个人输出”笔记本里存放了我的blog、晨间日记以及每天的笔记整理,这部分可以称之为我的知识,需要每周或者每月去回顾的。而在“资料存储”笔记本里,都是我收集的各种信息,而且是被处理过的信息,他们的内链都可以在“个人输入”的某条笔记里找到。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你可以较好的处理收集的信息,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假以时日,也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同时也会发现,在这些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编辑力越来越成为你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