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英文教材或者读物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日本地名无疑是Tokyo,偶然一次看到Kyoto也错看成了Tokyo,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另一个不同的地名,开始对Kyoto这个地方不自觉地有些在意。
大学之后,读到川端康成的《古都》,了解到盛极一时的平安时代,金閣寺、祇園花見小路、伏見稲荷大社千本鳥居、北山杉、源氏物語里的贵族生活,所有这些片段的印象拼成一种情结,当时觉得京都大概就是一个把所有物哀、幽玄日式传统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地方。
记忆让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历史让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它自身,历史是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共同记忆。有历史的城市才是有态度的,有意思的,是自然沉淀而成的,不会千城一面,不会为了城市而城市。住在有历史的城市里,才能体会到时而与若干年前的某些人某些事产生某种关联的微妙吧。“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用这句话解释,没有历史的城市就像只有大楼的大学了。
回想一下,京都是我目前为止唯一居住过半年以上的历史城市。国内城市里一直蛮向往的有南京,近代崛起的上海、广州也好。再想一下,似乎不是这样,家乡邯郸难道不是一个十足的历史城市吗?“邯郸”这个名字从两千多年前的赵国都城开始沿用至今,两个耳刀旁连用在今天众多城市名中散发出一种战国风。但是今天的邯郸,城市景观上除了被围出一小方公园的丛台和“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等几个成语之外,已经全然感觉不到什么历史痕迹,也很难有什么机会可以产生那种微妙的关联。
实际感受过的京都和情结里的京都还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有更多细节的更立体多存在。也是个人喜好的缘故,有些人看来京都可能完全是一个沉寂而无聊的地方,而有些人会觉得京都的魅力在于让人心境安稳自在,日本有京都这样一个存在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