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像是一把柔韧的梳子,把人的心梳理的越来越柔和,越积越厚的沧桑感,使我们一改往日的桀骜不驯,变得善解人意,变得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直以来总有一种力量支持着我,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坚强,那就是阅读。如今阅读早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回头想想差不多该有十年了,我依旧没有忘记《骆驼祥子》里祥子冒着大雨光着脚板拉着车在胡同里穿行的场景。
读书最多的时候大概是在高中,那个时候我对学习并没有什么兴趣,手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功能,所以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读课外书上面了。我是经常到学校旁边的一条小街上买书的,街上有四家书店,我多是买一些旧书,尤其是旧杂志,一块钱一本,读完就分享给大家,即使丢了也不会可惜。于是我的抽屉就变成了一个小图书馆,经常有同学来借书,每次我都会慷慨解囊。
读的最细的一本书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了,通过一遍遍体会文中人物命运的悲苦与跌宕,我自己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坚韧了。尤其是读到远在大牙湾煤矿挖煤的少平收到晓霞去世的消息时,我的内心也是极度悲痛的。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无疑晓霞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站在爱情制高点的晓霞,突然英雄般的结束了生命。我想这也正是路遥对那个时代现实世界的写照吧。
余华的作品对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那两本薄薄的册子却犹如两枚锋利的刀片,不断切割着岁月与人性的痛,将生之艰难与命之坚韧刻画的淋漓尽致,朴实的文字中彰显着绚烂,细细品味仿佛隔着三里地就能闻到徐富贵和许三观身上的汗臭味。而正是这些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高中时期一直坚持读书也是让我收获了不少,那时男同学经常找我代写情书,结果到最后自己却成了孤家寡人。记得在高三时每次模拟考我的作文成绩都很高,语文老师经常把我的试卷复印几十份,全班每个同学发一份,还要找人在课堂上阅读学习。那时心里是颇为自豪的,所以至今我还依然保存着高中时期写过的大量文章。
我就一直坚持有空时写点东西,到现在我写日记已经有七年了,笔记本里写的东西很杂,有读书笔记,有随笔感悟,还有些乌七八糟的琐事,无聊时翻翻笔记本总能回想起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笔记本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我写了很多事,也藏了很多事。
后来我十分曲折地考上了大学,手机的功能也是增加了许多,阅读的时间也就变少了许多,每到开学之初我便暗示自己要去多读几本书可最终还是被自己找各种理由给搪塞掉了。还好我有幸进入了学院新闻传播中心,当上了一名文字编辑,我们十几个兄弟学着办微信公众号、建论坛、编书、办报纸、学摄影、排版校稿……有时为了一篇稿子要忙到深夜,但是当稿子推出去时,看到大家的评论点赞,我的心里都是极为欣喜的。
如今我在网络和报纸上发表过近二十多篇文章,但是我始终觉得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一直就是一只笨笨的蜗牛,虽然很慢但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乡下农民常说:“你做三四月份的事情,在七八月份自有答案”。而年轻人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灼时间,我想着这也正是阅读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