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的大V们,可以通过代言品牌赚钱。拿某品牌的包包搞个自拍,一个赞一刀,这个生意挺起来是不是让人羡慕?不过不少人做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想着怎么拍出好看的照片,心理已经不是正常的人类了。
——《注意力商人》(The Attention Merchants by Tim Wu)
《注意力商人》这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我有机会读到了万维钢老师的深入解读版,内容很有启发,以下摘出一些观点,连同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不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不论是微信公众账号,还是世界上第一张报纸纽约太阳报,本质上的商业逻辑都一样,都是做注意力的生意。
现在全民开设公众账号的时代,公号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公号的收入来自几方面: 打赏,广告代言和销售产品的利润,而这些收入的源头是阅读流量,也就是读者的注意力。
1, 如何吸引高质量的注意力?
这一段时间章莹颖的案子备受关注。从传播的角度说,女访问学者在美国失踪,这样的案情本身就自带流量。两百年前,天才的报商就发明了提高报纸吸引力的方法:派记者去法庭蹲守,记录庭审的结果,然后登报。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能天然吸引注意力,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网站利用这一点,并且低俗程度一点不逊色。他们使用标题党,并且过度渲染细节,获得不错点击量。但这些流量很难卖出好价格,也很难被转发,只能吸引减肥药一类的不入流的广告,大品牌是没人来投放的。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注意力商人,Google和Facebook, 不用这些低俗的内容一样站着把钱赚了,根本原因是它们把用户的注意力和广告进行了精准匹配。这样,一方面广告获得的注意力质量高,商家愿意出高价购买;另一方面,用户的注意力投注在自己确有需求的广告上,用户体验不错。
公众号生意虽然小,道理也是一样。很多公号虽然赚不了大钱,打赏再加广告,维持体面的生活足够了。在战隼的公号里做英语软件的广告,或是在连岳的公号里做杜蕾斯的广告,都会有不错的点击量和转化率。战隼的公号,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学习效率和养成好习惯,连岳则是深耕情感专栏超过10年,他们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受众人群。作为公号的经营者,找到市场细分(niche),并且这个市场又足够大,加之提供优质的内容,就有机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流量注意力,并进一步打包卖给广告商,实现盈利。
2, 现在开始写公众账号是不是太晚了?
开始输出,进行内容的创作,不论是写作还是手绘,不论是作诗还是写歌,永远都不晚。如果你能写出一部红楼梦,放在公众号连载,还怕没流量?优质的内容永远稀缺。不过,就算你没有曹雪芹的才华,你也可以写下去。出生在现代中国的内容创作者是幸福的,中国有7亿网民,人口基数大,并且口味多元化。虽然让所有人满意很难,但也总会有人喜欢你这一款。
就算真的如果没人看,你还会写么?高晓松以前分享过《蒋介石日记》,我看过两篇,实在有趣。写作是非常好的总结复盘的方式,这已经是无数前人大咖分享的经验。最近的一期《财富》杂志,列出了2017年职场人的必读书目,其中有一本《巨人的工具》,是各路大神级人物的访谈录,其中硅谷大佬凯文凯利分享的两个秘诀是:专注和写作。对于大多数公众号的写作者和简书的作者们,不管作品有没有人看,最终你会发现最大的受益人是你自己。
3,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李笑来在得到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有个公式: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我深以为然。
得到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迎合了大家的知识焦虑。不过,公号越来越多,专栏越来越多,看不完会反而带来更多的焦虑。我自己隔一段时间就精简一下公号,把很少打开的停掉,只留下对自己有用的不超过10个。
事实上,不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者,都会出现注意力焦虑。发了一个自己的美美自拍到朋友圈,你敢说你没有开始坐立不安,隔两分钟就要刷一下自己被点了多少赞?我是早戒了朋友圈,但是自从在简书上注册了以后,我又开始刷简书了。不得不说,这种能显示阅读量,点赞数和赞赏量的机制,是非常妙的反馈机制,同时也迎合了人们的自恋心理,让人欲罢不能,同时也无情的分走了你宝贵的注意力。instagram的大V们,可以通过代言品牌赚钱。拿某品牌的包包搞个自拍,一个赞一刀,这个生意挺起来是不是让人羡慕?不过不少人做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想着怎么拍出好看的照片,已经到了强迫症的地步。
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要点只有一个: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你能认清精明的注意力商人的各种把戏,并且理解人类注意力被分割的陷阱,不断的练习,你就有可能摆脱别人的控制和自己的强迫症倾向,对注意力收放自如。如果你有静坐冥想的经验,你会理解,那种注意力完全集中又很放松的感觉是多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