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Spenser[又是一个年薪从3000到百万的牛人]的一篇《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他讲了一个“我也很有钱但我还在坐经济舱结果赶飞机赶到自己狼狈不堪然后迷茫‘我为什么还在坐经济舱’我以后不能再坐经济舱”的生活小事和感悟。
有钱都不坐头等舱,我这个活在一线城市拿着八线工资的打工妹都笑他了。
很多人辛辛苦苦赚的钱了,存到快离开人世了,看着自己一堆的钱,留给子孙,很伟大,但是子孙看着不用辛苦就得到的钱,买几千块钱的限量版鞋子、买几万块的游戏装备、买各种老一辈的人从来没想过要如此“奢侈”的东西。
我们总和老人家说“你自己留着钱好好享受,想买什么去买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他们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搪塞你了,古训来的,一定是真理。
但是细想想,“由俭入奢易”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呀,当然是要在有钱的前提下。
首先,随着财富的积累,你可见的世界更大了。“世界那么大,有钱就可以看。”有钱之后,你可以购买的东西、可以去的地方才渐渐向你敞开,有能力体验的事物更多了。作为一个生在十八线小镇的孩纸和文具控,小时候能见文具的范围就是学校门口周边的文具铺,卖着几毛钱的橡皮一两块钱的笔和本子,我看不见什么凌美、moleskine和hobo..得到了上了大学,自己出大城市工作了,才知道大城市的文具店里早就看不到5毛钱一卷的胶带、一块钱一本的笔记本...当我体验了这些又贵又美的文具的时候,转身去看自己以前爱不释手的文具,发现“忘不了旧的,果然是因为没有发现更好的...”当然我现在能见的也只是我现在经济范围内的,世界上还有更高级的文具等到我有钱之后才去挖掘。
其次,大概有人会说,都是文具,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都是同样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干嘛要坐头等舱...说这些话的人一定也很想尝尝“葡萄”。世界上如果多一些明白“价格与质量绝大多数情况下划等号”的人,就不会抢个特价然后埋怨东西质量差,也不会觉得不清楚,价格贵的相应的也会有更好的体验。千万不要没有体验过就说“何必呢?”“用得着吗?”之类的话。
有钱的你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圈里。
正常情况下,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消费水平是不断地提高的。没钱的时候可能只能买青菜胡萝卜,恩格尔系数无限大,有钱之后 ,买衣服买包包,再然后是穿金戴银,上升到了成功刺激社会消费的高度,而对自己来说,有着越来越大的消费欲望,赚钱的动力也更充足了,这是一个颇良好的循环。当然会出现冒泡的,中途破财什么的,我们就不提及这些倒霉情况了。
一切反之,还没有赚到很有钱的孩纸们和我就先忍忍,努力工作,面包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