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科生面临一种情境:样样会一点,但无一精通。这种情况在劳动市场上,貌似卖不了一个好价钱,得不到一个好报酬。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种情况,比较适合的方法是,找到一家创业型公司,与一家公司共同成长。不仅可以感受一家公司从小到大,一个事物从无到有的美妙过程;更是一个锻炼自己,找到方向的好机会。
在大企业,一个员工就是一个螺丝钉,拧紧你所在的部位就好,其他事不需要你管,也轮不到你管。这就要求有一门比较强项的手艺,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可观的收入。缺点是,门槛有些高,专业技能得过硬,不怎么能够变动;优点是更稳定,不需要操心太多杂七杂八。
而创业公司就不同,一个员工除了需要一个比较突出的技能外,还需要会干其他杂七杂八的事。一个程序员,同样需要拜访客户,面对面了解客户需求;一个行政,同样需要做销售,以便于及时提供信息给管理者。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整体能力是比较有好处的。
特别是很多人刚毕业,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遵循着专业去大公司当一颗螺丝钉,会很快产生一种对于未来的幻灭感,角色转化的过于迅速,很容易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安于现状。
貌似我在论说没有专业技能的好处,非也。有一项拿手技能,专业手艺当然很好。只不过,在刚出来工作这个阶段,一旦把自己的职业定位锁死,会非常不利于日后的生活,一成不变,谁都会厌倦。多多探索,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仅仅是为了对生活不那么快死心而已。
这样做有一个陷阱需要注意。大家都知道,人类的财富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所谓“新长板理论”,就是一个人专注于磨练自己的强项,发挥长板,不顾短板;做事的时候,找到合适的互补对象,形成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组织。
创业型小企业,同样不利于培养特定的长板,时间精力有限,样样付出意味着每样得到的锻炼都不够。这就是我所说的陷阱:把自己变成平庸的人,失去了角逐高端人才的可能。
想要避免这个陷阱,除了自己有意识地锻炼某一个能力之外;还需要早早地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并不需要多么宏伟,够用就好。不用几年成为CEO,只需要下一份工作换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职位就可。
制定目标一项需要注意,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对于“完美”的追求,迟迟不肯行动。有了一个不错的目标,却偏要等待一个更好的目标,白白浪费了生命。有一个不错的目标,哪怕仅仅是看得上眼的目标,其实就足够了,毕竟行动才是“从零到一”的关键,这一步不启动,往往会给自己借口浪费光阴,打着让自己更好的旗号,行着让自己变差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