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回家过年
农村里对过年时十分看重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个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期盼。
我老爸经常说自己思想很开放,但是他始终坚持一点:只要没有嫁出去,过年必须回家,否则以后都甭回来了。老妈是这句话的拥趸,虽然他俩经常性意见不合。老爸还经常拿自己当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他九几年那会还是国企员工,过年可以拿3倍工资,虽然那会家里穷,但是他都选择了回家。这个也是造成我们现在对过年比较看重的原因吧。
我记得零三零四年的时候,家里那边出了一个大学生,还是重点学校,那个时候特别轰动的。后来听说因为在学校里勤工俭学所以过年没回家,把他爸爸给气的也说了和我老爸同样的狠话。据说后来每年都乖乖回来了。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老爸还跟我回顾了一下前情概要,委婉的可爱。
(二) 送压岁钱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情况吧,我们家在安徽的一个山村,其实可以说是住在山上,因为我们去镇上都是说“到底下去”,从镇上回家都是说“到上面去”。村子是按照地域和宗祠居住划分的,通常分为村->组->队,一个宗祠就是一个队。
宗祠对农村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份归属。一个宗祠的人要祭拜相同的祖先,所以说一个宗祠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每个宗祠下的家庭中的新生儿也是大家庭的一员,所以每年只要宗祠下的有新生儿的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准备一对大蜡烛,放在祠堂中,用于过年至元宵的灯火,表示祠堂后继有人,繁荣昌盛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祠堂里下其他的家庭则都会在除夕当天的下午安排家里的人送压岁钱给每个新生儿添福,钱不多,十块二十居多,最后换回来满口袋的糖果,这个真的是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了。
(三) 拜祖宗
除夕下午在送压岁钱、贴对联、准备年夜饭中度过,但是在吃饭之前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拜祖宗。
我们的拜祖宗是在宗祠进行的,几乎宗祠下的所有家庭都是全员出动,新生儿也会被大人抱着来沾沾福气。通常在下午5点左右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人拿着鞭炮和烧纸去祠堂了,等到大部分人到的时候,鞭炮都放在祠堂的二门和三门前了,噼噼啪啪,不绝于耳。胆小的就在祠堂边上的人家门口听着炮竹声声,看烟花灿灿,这个时候,新年才真正开始。
(四) 夜访(拜年)
拜完祖宗就各自回家吃饭了,饭菜都是从下午开始准备的,异常丰盛,还要推杯就盏,其乐融融。吃完饭并不是围坐看春晚了,而是要去未出五服的叔伯家里的拜年。拜年时一般都是和邻居组团形式,成员就是每个家庭中当家人或者是已经成年的孩子,还会捎上爱热闹的小孩子,热热闹闹一圈人向着叔伯家前进,去每家每户坐上5分钟左右,磕磕瓜子,喝点茶水,聊聊一年的生活变化,然后告辞去往下一家,此时孩子们兜里已经装满糖果了。由于人多,几乎每次去别人家里通常会碰到另外的拜年团,互相寒暄恭贺新禧,别过后再往下别家。
去别家拜年归来,会发现家里也来了不少叔伯和同辈人来拜年,大多是一年不见的,于是坐下来聊聊一年的生活、孩子的教育、未来的打算等等,一下子就感觉关系拉近了很多。
(五)万家灯火与接新春
夜访结束一般都到9点多10点钟了,此时就是家庭聚在一起看春晚的时候了,但是通常不会坚持到12点,因为半夜要接新春,早上还要早起去出行,需要补充睡眠来迎接新春。
在除夕夜里所有房间的灯都是不能熄灭的,必须等到第二天天亮,据说如果灯熄灭对明年的运势不好。所以在拜年的时候,走在路上看到远处的万家灯火,映衬在山水之间,真的是美不胜收。
到半夜12点时,睡的朦胧间就能听到由远及近的鞭炮声,这标识这新春开始了,开始鞭炮接新春。接新春开始时间是12点,会一直持续到清晨,所以整个除夕到初一的晚上,就是在鞭炮声声中度过的。
(六) 出行与拜寿
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早早的就被爸妈叫醒,帮忙准备早饭,并且只能吃剩饭。吃饭的时候如果通道有密集的鞭炮声响起,那就要加快吃饭速度了,因为人家已经开始出行了。
出行是家乡的语言,是指在初一早上去别家走动之前,整个祠堂下的家庭要到一条塘埂上一起放鞭炮庆新春。出行比拜祖宗的鞭炮数量要多,一条塘埂从左到右两侧摆满体积庞大的春雷,两侧和中间就是上万响的鞭,点响后一片轰隆声和漫天烟雾沙尘。
出行之后,叔伯等一家之主们会组成一个30多人的庞大队伍去组里50岁以上的整十岁数的老人家里拜寿,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对应的寿星家里就要放鞭炮迎接,并且准备果盘茶水表示感谢。
拜寿之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妈妈们通常会家家户户串门,年轻人通常会相约着打打牌,聊聊天。大家都带着希望,开始全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