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存在;大多旨在呼吁人们开拓生命宽度的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往往都是近乎神性的——那就是追求至高的精神自由。这些纯度很高的思想情操我们一般都不会陌生,它们往往存在于各种伟大的文学作品中供人教授,熠熠生辉。
而《死亡诗社》,作为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旨在探讨生命价值的电影,它的台词,更像刀子一样揭开了人悲剧般的宿命——那就是死亡。
“我们都是蛆虫的食物,gentleman,及时采撷你的花朵,Carpe Diem(拉丁语把握当下)。”
——基丁
当我们还只是动物的时候,死亡于我们而言只是停止进食;普罗米修斯教导人类“把目光从死亡转开”,结果,人便开始意识到了痛苦,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慢慢耗去自己的生命,而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智慧将自己从这样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于是,死亡的期限于人类而言就显得异常的紧迫。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未活过。——梭罗
生命的短暂与肉体长久的不自由,存在的痛苦本身就比死亡更具有悲剧性。于是,存在过很多如尼尔一样的人,初探精神自由的可贵,便再也无法忍受一切与自我意识相对的生命的浪费,于是在与存在的痛苦抗争无果,却又无法妥协时,便以死亡为代价与存在的痛苦达成了最尖锐的矛盾。
尼尔是西方悲剧人物中的典型,他自信,聪明,是人际交往中的核心,他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要好,所以他的牺牲才更有冲击性,才能够造成观者情绪上的震动,获得一种更浓烈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到更多的人。
当影片的结尾,所有受到基丁影响并且认同他的学生们都站上了课桌送别他们的“船长”时,我想所有观众都会因此而受到莫大的震撼,它将对抗的矛盾展现到了最大,而这强大的催生的能量,总是令人要在冷静很久之后才能够看到电影真正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吸取生命中的精华,却并不是胡来,有时候要大胆,有时候要小心,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被学校开除,并不是勇敢,是愚蠢,因为你会失去很多大好的机会。——基丁
这段基丁说给多尔顿的话同样适用于尼尔,无论尼尔的影响是多么的光辉,但是他从根本上依旧是意识与肉体矛盾的牺牲品,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并没有为自己争取到任何解脱,也得不到顽固派的理解(尼尔的父亲依旧将尼尔的死归结给基丁),甚至还会影响到身边的进步人士,所以,虽然尼尔赢得了歌颂,但是他依旧是他自己的失败者。
电影着重描绘的另一个人物——托德,这个懦弱,不敢大声讲话,活在哥哥光芒下的弱小弟弟在“死亡诗社”的革命陷入困境的时候第一个拾起旗帜带领大家重新站了起来,他不似尼尔那样的血性,也不似托儿德的轴拧,他性格中有软弱的成分,他能与学校和父母达成和解,但是却也能传承基丁老师的意志,他才是基丁老师“Carpe Diem”教学理念塑造的最成功的学生。正如奇葩说中的经典语录:“手段不够硬,身段就要软”。
看《死亡诗社》就如看一场灵肉矛盾碰撞时的人间百态,电影的经典之处还于他所展现的涵盖我们人生的另外几种生命的样式:坐在椅子上的众人、力求改变的托德,还有那个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卡梅伦,看着他们基本也就能找到我们这些普通人在生命中的位置了。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矛盾,家庭和自我,安稳与自由,依附与独立;两者互为对立,每一种不过都是选择而已,都已经到了21世纪,我们的选择太多,选择平庸也并不是有罪的事情;只是将这些高高站在课桌上的学生们,与那些与命运达成和解的所有普通人放在一起,就天然的形成了一种异常刺眼的对比。
自由的灵魂创造人类历史,安稳的肉体让人类延续;只是人类更加推崇那些创造历史的人而已。所以,《死亡诗社》这类的电影才会一直占据影史的经典位置。
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向往之,而肉体停滞不前,最后两头不到岸,困在自己的两难境地里郁郁寡欢。无意“嘲笑”那个根本无法理解自由并安于程序的卡梅伦,只是没有“嘲笑”,赞扬便得不到它应该有的高度。
最后用惠特曼的诗作为结尾:自我,生命,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出现,毫无信仰的人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义,自我,生命,答案是,因为你的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那么,你的诗是什么?
你不关注一下吗?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我!
当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更新?